在担任村委会主任前,章文琼就对村子里各个自然村进行了考察,研究村子经济的发展,“比如说本地鸡,肉质好,在温州可以卖十几元一斤,比催肥的肉鸡营养价值高多了,但就是由于交通问题和饲养方法原始,导致这一产业得不到发展。”现在他不仅打算科学养殖本地鸡,还计划把村里的牛、羊都集中起来饲养。
展望
村民出行难题 正在着手解决
在章 文琼的工作日记本里,他已给今后要做的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划:路面整修、自来水建设、村落环境卫生整治、建设村里的医疗室等。
目前最重点的问题是交通
章文琼告诉记者,目前最重点最突出的问题是交通,还是那句老话“想致富,先修路”。他第一件事就是解决交通问题。“小坑村人均耕地才0.3亩,但村里有的是山地,山上的林场年产毛竹700多吨,还发展了高山茶叶200多亩,由于以前交通不方便,许多竹子都烂在了山里,只要路好了,村民就有致富的盼头。”
发展必须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
“解决小坑村的问题非一日之功。必须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工、农、林、牧产业链。”在他的计划中,要组织村民种植辣椒、西瓜、高山蔬菜、药材等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还可以发展“高山茶叶基地”“高山水果基地”等远期收益的产业。
将设基金补助村里困难学生
开发本地鸡养殖、发展盆景工业、开发附近山区溶洞发展旅游业、建立教育奖励基金会、医疗救助基金会和老年补助基金会,章文琼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其中人才的缺乏让章文琼更加头疼,“教育基金会将对村里考上大中专的学生给予奖励,对村里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补助,但如何让出去的学生回来帮助家乡建设,还是个问题。”
困难
最大阻力是村民旧思维
村民给了章文琼最大的支持,但同时最大的阻力也来自于村民,由于思想比较落后,不会变通,使得章文琼很伤脑筋,特别是在建设村子时,稍微损害村民利益都会招来不满,所以做村民工作也成为了近期章文琼和村干部们的主要工作。
由于修路可能会穿过一些农田,做被占用农田的村民思想工作就很困难,“道路连接对于村庄来说相当重要,但占到谁的田谁都不愿意,这就需要调解,首先自己要诚恳耐心,要让村民们从长远角度出发,并给予适当补偿,现在这部分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但确实感觉相当棘手,还有部分路,因为工作没做通而不得不绕路。”章文琼介绍,在农作物种植上,村民也很保守,几百年来一直种植水稻,而这些水稻质量与东北黑土地上种出的大米根本没法比,没有副业就没有其他收入,认死理也是村民们的一个普遍现象。 所以章文琼每做一项改变都需要试点,试点种西瓜、辣椒,试点新型房屋改造,试点抽水马桶。试点不仅为了让村民接受,也是为了成本核算,“100万元对于建设一个村来说是不够的,如果各项设施全面铺开建设,很可能到最后资金不够,所以现在就是先试点,核算出每一个单位需要的资金,再进行统筹规划,钱不够的就等筹到钱或有了收入再建。”
现在虽然章文琼在四处寻求帮助,找资金,但手头真正可以使用的还只是自己捐的100万元,他给记者粗粗算了一笔账,各村自来水工作全部完成至少需要18万元左右,公共厕所刚建了两个就用了8万元,每村一个就是将近50万元,简易的道路修通至少需要七八万元,经济建设上还需要孵化设备等,资金已经捉襟见肘。
“我呼吁从小坑村出来的企业家、个体老板、务工人员,积极参加对家乡的建设,让我们先富起来的人帮助自己家乡的新农村建设。”
对话
管理村子比管理企业更难
压力不会让我退缩
记者:最近有很多关于你的报道,特别提到了你是首位海归硕士村主任,能否适应这个称谓?
章文琼:现在看来,这会给我动力也会给我压力。
记者:当村委会主任前后有何变化?
章文琼:初到村里的时候我还没有当选,那两个月主要是监督工程、考察村里和提提意见,感觉没有过多的压力。现在要组织开会,关心每一位村民的情况,压力和责任实在很大。
记者:压力有没有让你退缩?
章文琼:不会的,我虽然当初很犹豫,但只要下决心就要一直做下去。
从年收入十几万到零工资
记者:作为留学归国的金融工商管理硕士,回来做一个偏僻乡村的村主任,会不会觉得大材小用?
章文琼:在农村也是大有可为的。而且我学的是管理,管理一个山村和管理一个企业有着很多相通之处,甚至更有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