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时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学者质疑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称加剧
学者上书南水北调工程 九问题拷问
学者上书南水北调工程 九问题拷问
学者上书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九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遭污染 纳污河
江苏筹25亿为南水北调治污 
南水北调2008年进京 北京不“喝”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量170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取得重大进展 吴庄隧

学者力主再行论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8-31 14:18:58 来源:南方报业网(广州)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该副总回答,“我们的大坝是水泥面,弹性更大。而且埋得越深,抗震能力就越强”,并举了一个例子,唐山大地震时,某煤矿的工人们正在地下施工,当时死亡的人就很少。

据鲁后来咨询其他地质专家,这个解释被训斥为“无稽之谈”。

谁来协调这些争议?还有多少争议?西线工程何去何从?

事实
上,围绕西线工程的争议不光有来自外部的,还有来自内部的——据知情人士透露,黄委会内部就有人认为,在污水处理和节水、精耕严重滞后情况下,引水增水将扩大危害的负效应。

然而,在谈英武看来,这一切都很正常。

“根子出在穷上。西线工程大方向是对的,设计没有问题,国家也经过了严格审查。要相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光西线工程,他说,“东线、中线开工时,也是争论不休。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有不同的看法。就好比三峡工程,最后全国人大投票时,还不是有800多张弃权、反对票嘛。”

与谈英武的洒脱相比,鲁家果则用五个字——“越来越模糊”——表达了自己对西线工程“计划没有变化快”的感受:“水利部2006年‘8·21成都会议’透露西线一二期工程合并,但我注意到,无论是80亿m3的还是90亿m3的方案,都没有为四川输水岷江留出空间啊!而且黄河公司所作的阶段成果报告,没有看到任何关于投资预算的说明。”

这让鲁家果们着实放心不下。

“用黄委会主任李国英的话说,西线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效益最大的调水工程。”对任何一个建设法人单位来说,鲁家果向记者表示,这样的一个“巨无霸”工程,都具有极大吸引力,“为保证项目论证及审查的全面、客观、公正,以及决策的民主化、科学性,建议参照三峡工程建设的立项程序”。

然而,争议背后尘埃远未到落定之时。

链接

水利界泰斗林一山的“治黄方略”

要让黄河中游的泥沙不下来,最好的办法还是以小流域治理为主,就地分散吃光喝尽黄河水沙资源,干流只起辅助作用。

在治黄的指导思想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一种是让国家花钱来治黄,不断地伸手向国家要经费。另一种是想办法通过发展当地的生产和经济,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兴利治黄。这样国家花的钱有限,还能从根本上治黄。我们要研究的是这种办法。

如果光讲上游要为下游服务,中上游的老百姓就没有积极性了,治山治河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要让当地的老百姓受益。否则你将一事无成,要不然就是不断地伸手向国家要钱,去填那些永远填不满的治标工程。

有一个具体的问题应该引起充分的讨论,这就是为什么黄河变成内陆河不好?!实际上,黄河具有改变成内陆河的条件。因为它的干流大部分处在分水岭上,向西可流水到新疆,向东可流水到大海。正因为如此,有人称黄河为中国的大水塔,在全国所有的河流里,黄河的这个特性和优点是独一无二的,而这恰恰是黄河的最伟大之处!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把巴颜喀拉山以南的水引到黄河来,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黄河干流的内陆灌溉和供水系统的作用,全面解决我国广大西北地区的干旱问题。

——摘自《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

林一山,1949年开始从事水利工作,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水利部长兼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负责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设计,任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建制)。出任过水利部副部长、顾问等职。21世纪经济报道 (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家庭人均收入差距超过8倍 公务员薪酬改革是重点
下一篇文章少林花3.5亿打造极品禅宗音乐大典(组图)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