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就能国际化?美元,难以抵制的诱惑
目前海南旅游消费价格整体水平处于低游,如果吸引来一个国际狩猎者,带给海南的旅游收入大概相当于1000个普通旅游者。这样的收益极具诱惑力。
据了解,国内如宁夏、四川等省每年都接待国内外不少狩猎爱好者。目前四川共接待了8批外国猎人,有近10批国内外狩猎运动爱 好者在宁夏贺兰山保护区开展了狩猎活动。其中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狩猎,创造了不小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但据记者调查,目前还没能真正对动物保护起到了良性循环保护作用。
对于海南如果效仿国外,与国际接轨,或者学他省份一样模式地开展狩猎业,收获的资金能不能真正对坡鹿保护起到良好作用?虽然狩猎过程有严格的限制,但在这么大的经济利益面前,最后能否监管到位?省内各界表示怀疑。“专家们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建立国际狩猎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监督不健全,问责不完善的大背景下,拿什么保证有关机构在具体实施时不违背初衷呢”?“营收资金如何分配”?“坡鹿狩猎产业化是否是保护的最有效途径”?诸如此类,许多疑问都需要专家给出可信服的解答。
动物专家、坡鹿研究第一人袁喜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经过了30年的研究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坡鹿保护工作也只是刚刚起步,坡鹿仍然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袁喜才说,海南坡鹿数目再发展充其量也就1千多条,种群生存还没有摆脱困境,保护工作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目前,坡鹿只能在自然保护区或者人工围栏内生存,哪怕是5年甚至10年,种群如果达到了可以扩散的程度,还得想法子保证它们不被伤害,否则坡鹿保护工作将前功尽弃。
袁喜才分析,我国其他省份如宁夏、青海等,由于自然天成,有天然猎场,猎场内本身就有动物资源,而海南地理差异很大,猎场建在哪,是到自然保护区内猎杀,还是重新开辟猎场,把坡鹿放进去提供人们猎杀,由此带来的后果会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慎重,专家论证和国家批文。
毕竟,一头鹿卖个10万美元,并不是费劲把海南坡鹿从濒危种群挽救回来的最终目的,生态岛如何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请决策者三思而后决,跟风模仿不一定适合自己,接轨也不等于国际化。(完)(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