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市场的争夺就像这炎热的夏季一样火爆,继燕京啤酒在南海产出纯生啤酒之后,金威啤酒也准备把战火烧向佛山。上周三,金威啤酒董事局主席叶旭全向外透露,明年1月,金威啤酒计划在佛山和广州之间建一家20万吨产能的新厂。
金威新厂计划产能20万吨
“我们可能在广州和佛山之间再建一间年产量20万吨的啤酒厂,现在已经进入规划论证阶段,计划明年1月开工,按照常规10个月可以投产 。”上周三,金威啤酒董事局主席叶旭全向外透露,金威啤酒在广佛之间的新厂“非建不可”。
事实上,金威这一工厂位置十分敏感。目前,广州是珠江啤酒大本营,在广佛两地市场都占据绝对优势,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早已布局佛山蓄势待发,而本土巨头金威的加入,无疑将使佛山啤酒战事再度升级,佛山市场由珠啤、燕京、青岛和生力四分天下的局面有可能再度改变。
另外,金威的这一布局显然与其在东莞市场的策略变化有关。据悉,金威曾把东莞厂产能规划为80万吨,逐步扩建并将其打造成仅次于珠江啤酒的亚洲第二大单体厂,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东莞厂的扩建计划已经下降为40万吨。
“广州、深圳、东莞市场都已饱和,金威不来佛山还能去哪里?”有业内人士分析,除了佛山外,珠三角几大城市的市场布局已经完成,金威要想在广东市场保持优势,进军佛山已是大势所趋。
佛山市场并不好进
然而,对于金威来说,要进入佛山市场并非易事。目前,佛山啤酒市场已显现出群雄并立局面。广东本土品牌珠江啤酒仍是市场主力,占有量达到50%以上,来自北方的青岛和燕京两大知名品牌在佛山先后建厂后,利用各种营销手段不断冲击本地市场。
今年5月,燕京啤酒冠名赞助了“南海百村篮球赛”,该项赛事由南海区委宣传部主办,持续时间长达2个多月,比赛200多场,不仅参加人数达到3000多人,而且总决赛还吸引了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刘海和区长李贻伟的参与。“直接影响的人群达到了4万人左右。”燕京啤酒广东公司副总经理王毅说。
王毅直接参与了这项活动的策划,据他介绍,燕京啤酒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今后在全国市场的营销战略将以体育为主题,“但是,你必须把燕京的思维在佛山落地,燕京不仅是北京的燕京,也是佛山的燕京。”这项活动结束后,燕京将招募业余爱好者组建篮球队,到佛山各区进行巡回比赛。“市场要一块一块地打。”王毅透露,燕京争取在今年实现占有佛山20%市场份额的目标。
实际上,燕京啤酒“亲民式”的营销策略并非首创,同样来自北方的青岛啤酒早就凭借这一策略获得了本地消费者的认同。在刚进入佛山之际,其三水厂区生产的啤酒就采用“山水”之名,借谐音与佛山市场拉近关系,一举打动消费者。
“佛山人在情感上相对保守,珠江啤酒就是因其‘广东啤酒’的身份获得了最大认知度,新品牌要进来还是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的。”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已有的4大品牌面前,金威在佛山的扩张计划必须谨慎。
本地啤酒产能过剩
?
“实际上,目前佛山啤酒市场的年消费量只有18万吨左右,我都不明白这些大品牌商为什么这么看重这个市场。”本地不少啤酒经销商都认为佛山市场实际上并不大。
但是,各大巨头的产能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据悉,青岛(三水)公司年生产能力为20万吨,刚刚落户的燕京计划在3-5年内将产能扩张到15万吨以上。“在啤酒行业,对于一个市场5万吨是个生死线,如果不足5万吨的市场量,很可能就会死亡。”与经销商观点不同,生产商认为,扩大产能本身就是啤酒利润的来源,“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开市场,把产能消释。”
“东莞1000多万人口啤酒市场量接近60万吨,佛山600多万人口消费量却只有18万吨,这显然是个上升潜力很大的市场。”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在佛山的几家啤酒企业激烈竞争之下,效果之一就是将佛山的啤酒市场共同做大,“以每年20%的增长率计算,在未来3年内,佛山的啤酒市场就可以达到30万吨以上。”厂商们认为,佛山啤酒市场的潜力并没有完全被释放,而随着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产能过剩的问题。
资料链接
啤酒巨头进入佛山市场时间表
珠江啤酒
1985年,珠江啤酒建成投产,其总部位于广州,在中国啤酒行业中享有“南有珠江”的美誉。珠啤集团本部产能突破150万吨,是全球单厂最大的啤酒酿造中心,目前是佛山销量最大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