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时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母女签订性教育协议 女儿谈恋爱不
性教育不能用愚民政策(图)
青少年性教育有三大误区 
高校性教育BBS调查:点击率高回复

北京首个“性教育夏令营”因报名者太少宣告失败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8-1 12:35:24 来源:竞报(北京)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本报讯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张玫玫感到这个暑假多少有些让人失望。因为,她策划数月之久的北京第一个“性教育夏令营”宣告失败了。

“真的不甘心草草结束这个计划,让性教育最佳年龄的高年级小学生错过了解性知识的机会。”张玫玫说。

但是,张玫玫不得不面对现实:没有她预期的那么多学生愿意参
加她的夏令营,也没有企业愿意赞助。昨天,张玫玫告诉记者,原计划7月30日开始的第二期夏令营也因同样原因不能如期举办。

“性教育”之名怕人张玫玫,教科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一位从事性教育长达16年的女教授。

去年年底,张玫玫和她的同事开始琢磨搞一个以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形式新颖、适合这个年龄特点的夏令营。“我们策划时异常兴奋。”张玫玫说。随后,她和工作人员立即投入到更为具体细致的筹备工作中。不过考虑到家长的心理接受度,张玫玫还是谨慎地把夏令营定名为“小学高年级青春预备营”。

但家长和孩子们远远地避开了这个夏令营。对于多数人,这样的主题让人感觉异样,甚至会产生更多不好的联想

“性教育并非等于我们所谓的两性关系,我的性教育夏令营并不是给小学生灌输性的理论知识。性教育教人如何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好男人或者好女人。”张玫玫这样解释,她看上去似乎很委屈。

三个多月报名者仅10人在首都师范大学性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网站上,记者看到这个夏令营的招生简章。但是,从4月开始到7月这段时间,每天的咨询电话寥寥无几、报名者总共10人左右。而且10人左右的报名者中还有部分是靠朋友间的私人关系招来的,用张玫玫的话来说,“朋友之间有信任度,不会认为我是在对孩子误导。”企业不愿意赞助“我去找过一些学校,希望学校能够支持这个活动,但是学校不愿意参加。后来我想到去找赞助,如果找到10万元赞助的话,就可以让学生免费参加活动了。”张玫玫说。

“找到一些企业的老总,人家表面上对这个事情表示赞同,但实际上还是不太理解,谈合作的时候,都婉言拒绝了。也许他们觉得性教育对扩大他们的知名度没有什么意义吧。”张玫玫说。

回应高收费质疑:观念才是主因有人质疑这个为期5天的夏令营收费高达1800元是其流产的主要原因,张玫玫回应道:“中国人谈性色变的传统观点才是导致性教育夏令营被扼杀掉的关键。”张玫玫告诉记者,她们宣传夏令营的时候根本没有公布价格;另外,就打电话咨询来看,家长基本上首先咨询的是夏令营活动的内容,而不是钱。

“家长、老师更愿意让孩子参加数学、英语等补习班,让孩子参加小提琴、钢琴一类培训,却没有意识到如何做人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点。”张玫玫说。

市民回避小学生性教育针对此事,记者街头随机采访了20名市民。其中有15名市民表示小学生没有必要接受性教育。有人说,小学生太小,没有必要学习性知识;有人说,性教育这种东西说出来太难为情了;还有人说不太清楚性教育对人的健康有什么作用。

但是,报名想要参加这个夏令营的学生和家长持有完全相反的态度。他们为这次夏令营没有如期举办感到婉惜。

家住顺义的殷贵金是支持孩子参加这个夏令营的家长之一。“我观察过,孩子一般进入四五年级之后就明显开始更加关注异性了。所以,我觉得这种性教育的方式是值得尝试的。”殷贵金说。

现在,因为夏令营没办起来,殷贵金和女儿都觉得有点遗憾。

文/本报记者张华念(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发改委:城镇低收入人群生活压力将加大
下一篇文章北京普降暴雨 四种灾害天气齐袭京城(组图)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