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时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2006年执业医师考试“现场报名”
用板兰根充当名贵药材 一假医师安

一位医师10年举报历程:我与回扣4次“交锋”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5 11:38:49 来源:南方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第四次:反映医院群体违规

  呼吁全社会思考回扣这个问题

  发现“戚德如”秘密后,我找了医院领导,找了计算机中心、收费中心,处方统计的署名就变回“张曙”了。这样,从2003年4月开始,我也有“回扣”了,就用“李存田”的名字捐到安徽省妇联的春蕾办公室。“李存田”是我用人民日报社原群工部主任李有存和人民日报社原社长许中田两人的名字合成的一个别名
,借此表示对负责任的新闻媒体的敬意。

  今年1月,看到医药回扣愈演愈烈的情况,我很痛心,便再次投书媒体,反映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群体违规的现象。有媒体报道说,“李存田”用回扣作善款。其实,我就是想呼吁全社会都来思考回扣这个问题。

  现在,哪种药有回扣,哪种药销量就大;哪种药降价了,回扣少了或没有了,哪种药就滞销。常常是一批药降价了,随后又有一批价格更高的药进入医院,因为“越贵越畅销”。

  我感到,回扣可以把一个好人变成坏人。一般临床医生每月收取药品回扣在1000元到8000元之间,极少数掌握药品进销权的人,捞取的回扣数额还要大。因为药品回扣促销,医生对病人滥用药物,常常给病人开些不对症的药,不仅浪费了医药资源,而且会产生许多毒副作用,容易给病人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一个座位挤了4个人 记者跟踪发现超载车转运猫腻
下一篇文章合肥查封一批涉嫌假冒的“美容毒针”(图)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