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搜索 |
|
|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 |
|
|
|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15 11:20:24 来源:央视国际 |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大 中 小】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 |
|
赵白鸽:是的,我们现在有一系列政策来对女孩,女儿户或者独女户家庭进行扶持或者保障,全国有24个县是关爱女孩试点县,基本上都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一个扶持政策,比如像生女孩的家庭,当他们到60岁以后,可以获得600元,父母两人加起来是1200元,我们叫做奖励扶助制度,他可以有这些钱以后,从60岁以后一直到结束他的生命,这个钱很要紧,跟生一个儿子这个钱大概差不多。第二个,我们采取一个所谓少生快富的工程,也就是说对于这样的一些家庭,独女户家庭或者双女户家庭,我们给予特别的经济资助,比方像小额贷款,比方像树种、育苗、宅基地,在很多政策上促进他们致富。第三个就是帮助独女户或者双女户家庭,他的孩子们能够获得很好的教育机会,甚至有的加分,读到初中或者高中、大学,有的人说不公平。
主持人:女孩加分?
赵白鸽:女孩加分。
主持人:不公平。
赵白鸽:因为女孩是经常被忽略的一个方面,她通过加分以后,加五分、十分,不是决定性的,但是会产生影响。还有一个就是他们叫安居工程,给独女户和双女户通过修造房子或者新建房子,这样的一整套系列政策使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得到一个全面的保障或者是救助。
主持人:刚才您讲,看似是一个生男生女的问题,其实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的问题,我们不光把目光投向农村,现在包括一些很发达的沿海城市,我们也看到它的出生性别比也偏高,像温州、浙江一些非常富裕的地区,但人们还希望能有一个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今天我们也把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所长李树茁教授请到了我们的演播室,欢迎您。我知道李所长长期从事这样的研究,李所长如何看待像温州、浙江这样非常富裕的地区在选择婴儿的时候也更倾向于男孩?
李树茁: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性别比升高在中国是个比较复杂的现象,但是最深层次的原因,它还是一个文化和制度上的原因,我讲这个制度更多的是一个家庭制度和家庭体系的原因。举个例子来说,文化上的原因,我们是一个儒家思想比较传统的国家,几千年前就存在,刚才赵主任也说了,要多子多福,其实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主持人:这个后不包括女孩。
李树茁:不包括女孩,我们传统说的子都是讲的儿子。你看刚才那个图,它显示不同地区性别比的差异,你就可以发现,虽然看着好像很乱,但有一个主要的规律,那就是在黄河流域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性别比都偏高,不论它是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富裕地区还是贫困地区,这是因为长江和黄河是汉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传统文化积淀最深的地方。从这个意义来看,当我们看各个地方比的时候,有些地区差异性很大,有些地区可能属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这时候经济原因,或者政策原因占据的因素比较大一些,有些地区或者有些人群已经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发展问题,这时候文化因素就比较占很大地方。比如说韩国,韩国是个相当工业化、城镇化的社会,但是它同样存在性别比偏高的问题,而且在1990年的时候跟我们国家水平基本上是一样的,只不过近两年以来,它的性别比在缓慢地下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富裕地区也可能会出现性别比偏高的问题。
主持人:您也讲到了韩国的例子,韩国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可以借鉴的,他为什么可以把偏高的性别比例控制住或者调节过来?
李树茁:我去出访过韩国两次,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我觉得他们三个工作值得我们借鉴,第一部分工作就是说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包括一些规定,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法进行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这是它做的非常大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我觉得它可能还是利用了很多法律的手段,试图推动社会的变迁,文化的变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路径。比如说韩国和中国都是联合家庭体系,那就是说在家里面男的要说了算,但是它有一点不一样,我们国家也是所有的儿子都能够继承财产,我讲的是世俗的文化,韩国只有长子能继承,所以在韩国的家庭体系下有个户主制,这个户主制规定是不成文的习惯,规定所有的家庭,只有男性才能当户主,无论这个男性是你的父亲,还是父亲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母亲是不能当户主的,最近它刚通过一个法律,宣布户主制是违反宪法的,所以像这种通过法律的手段来推动社会的变革,推动文化的变迁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主持人:其实它改变了妇女的地位在家庭。
李树茁:是的。我认为也是一个比较值得我们借鉴的。第三个,像赵主任刚才讲的,政策,当我们看到政策的时候,不仅仅光看到生育政策,我们需要把我们的视野开阔,用更多的社会性政策。我举个例子,韩国成立了一个性别平等促进部,它是内阁的一个正式的部,所以它通过内阁有一个专门的部来推进整个社会,协调整个社会的各项政策、系统、文化、法律、建设来促进男女平等,促进性别平等,促进男女共同参与发展,这样女孩的问题,女孩生存的问题就不仅仅是个女孩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值得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值得借鉴的地方。 |
|
|
|
|
|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