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时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国家大剧院明秋正式演出 票价瞄准走低价位路线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6-23 16:00: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2005年4月23日,北京天安门西测施工中的国家大剧院工地。中新社资料图 邹宪 摄

中新网6月23日电本周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对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党委书记王争鸣进行了独家专访,王争鸣介绍了大剧院工程进展及今后的经营管理等事宜。

剧院将于明年秋季正式演出

王争鸣介绍说,按计划,国家大剧院2007年年初将基本建成,同年秋季正式演出。建成之后会有一个音响调试的过程,这是一种动态调试,要通过试演出来操作,以确保正式演出。

对于为什么工程未能按预定时间完工的问题,王争鸣表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位于大剧院红线内的人民大会堂锅炉房的迁建,为此要拆迁89户居民,这用了一年零四个月。难度很大,按现在的拆迁补偿标准,老百姓不同意,只好反复地讨价还价。目前,人民大会堂锅炉房连带洗衣房已基本盖好,正进行调试。工期延长受影响的主要是人工费,不是特别大。

目前大剧院的建设投资

王争鸣介绍说,就大剧院本身,中央投资是26.88亿元,目前大概已经花了90%。周边的绿化和地下停车场一共投资是2.54亿元,中央财政和北京市财政各负担30%,再将其作为资本金,向银行贷款40%。中央财政的拨款实行国库直拨。到去年年底为止,26.88亿元已经全部拨到位了。但是这笔钱还不够。这里面有好几个原因。

第一,原材料价格上涨。水泥、钢筋、沙石、铝材、铜材等建材全部涨价;第二,水费、电费、人工费、运输费全部涨价;第三,汇率。进口设备不是特别多,但还是有。特别是舞台机械灯光音响等,主要从欧洲进口,这几年欧元升值很高。

“国家大剧院的首演还是应请国内的”

对于大剧院建成后的隶属关系问题,王争鸣表示正在确定之中。大剧院的业主委员会是由北京市、文化部和建设部三家组成的,北京市是牵头单位,在建设中什么事情都是集体讨论,三家发挥各自的长处。关于大剧院的归属,北京市的态度是“只求所在,不求所有”,文化部的态度是“不争”。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特别有大局观念,都表示,只要中央决定了,我们就服从。

王争鸣说,隶属关系未定对节目的影响肯定会有,但没那么大。现在迟迟不定,业主委员会也很着急,最麻烦的是没有开办费。开办费不给,很多事情没法解决,比如人员培训。这两年已经运用基建费派出两拨人去法国培训了,但是大批量培训就不可能了。

王争鸣介绍,这几年已经接洽了好几十家国际演出团体了,国内演出团体更没问题。大剧院一共有四个剧场,不一定同时开演。四个剧场中最大的是歌剧院,主要演歌剧、芭蕾。这个有些麻烦,因为这两样都是舶来品,要是请国外院团来演,没问题。但总觉得,中国国家大剧院的首演还是应请国内的。

音乐厅的演出没问题,国内的交响乐团水平都挺高,上演国内、国外的曲目没问题;戏剧场主要演话剧、京剧,也没问题,新编的、传统的都有;小剧场演实验话剧,国内这几年实验话剧比较活跃,也没问题。

世界上最先进的舞台设备

王争鸣介绍:歌剧院舞台设备的特点一个是大,一个是功能全。舞台的台面很大,是国内最好的,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它的水平和法国的巴士底歌剧院、日本的新国立剧院并驾齐驱。在某些方面比他们更先进些。

功能全,指的是歌剧院的四个舞台——一个主舞台,两个侧台,一个后台——都可以“升降推拉转”。歌剧、芭蕾一般都是三或四幕,换景的时候一般都需要拉帘关灯,在道具底下装轱辘。但大剧院因为有四个舞台,需要的布景都在台上装好了。当需要换景时,主舞台降下去,后舞台或侧舞台上来,灯一闪,瞬间即可完成,可实现演出不间断换景。在演出过程中,后舞台还可以边前进、后退边旋转。

如果说歌剧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之一,那么戏剧场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了。这个“最先进”就体现在它的变化形式特别多。它也是有四个舞台,一个主舞台,两个侧舞台,一个后舞台。但它的体积、面积都比较小。因为看话剧、京剧等场面不要太大。除了具有“升降推拉转”的功能外,戏剧场主舞台是个鼓筒式转台,由13个升降块和2个升降台组成,变化形式就更多了。

票价将走低价位路线

对于大家特别关心的大剧院票价问题,王争鸣表示:现在剧场还没有正式运营,归属也没定。我们现在对大剧院的定位是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这一点,中央以及文化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都认可了。这个定性就带来了票价不能太高。建大剧院初期我们就提出来大剧院要体现“人民性”,为人民服务,要让尽可能多的人民群众都能进来欣赏艺术,陶冶情操。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广州菜价涨至12年来最高 市民宁吃肉不吃菜
下一篇文章加拿大总理发正式声明 就人头税向全加华人道歉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