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时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日政府决定升防卫厅为“防卫省”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6-10 14:20:36 来源:新京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有关法案正式提交国会审议,分析指其为突破和平宪法对自卫队限制做准备

日本防卫厅总部入口。升格为“防卫省”后,其职能和权限将得到很大提升。

画/许英剑

日本政府9日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向国会提交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法案。这是1954年防卫厅成立以来,日本政府首次提交防卫厅升格法案,意味着日本重新定位自卫队作用的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法案须待9月临时国会审议

内阁决定之前,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已于6日和7日分别通过防卫厅升格法案。日本政府9日上午批准后,同一天即提交国会审议。由于日本本届国会定于6月18日闭会,因此法案的继续审议和通过将主要放在9月份自民党总裁选举后召开的临时国会上。

这份法案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其一,修改《防卫厅设置法》,把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防卫厅长官升级为“防卫相”,即国防部长;其二、修改《自卫队法》,把日本自卫队的海外行动从原先的“附带任务”抬高到“基本任务”。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进程”。他说:“近年来,防卫厅和防卫方面的问题越来越重要,我们需要把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以应对各种事态。”

升格矛头直指和平宪法

实际上,这是日本政府近年来重新定位自卫队职能这一战略设想的一部分,目的在于使自卫队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国防军,并最终通过修宪,突破日本和平宪法中对自卫队行动自由的限制。

分析人士认为,防卫厅升级法案一旦通过,“自然而然”为修改宪法第九条打通了道路。日本宪法第九条禁止日本拥有军队,自卫队只能“专守防卫”。可想而知,防卫厅成为“防卫省”即国防部后,下一步就是自卫队变身“自卫军”即国防军,宪法第九条也就失去意义。事实上,目前日本朝野已开始讨论制定“国民投票法”,为修改宪法做立法程序上的准备。

冯武勇(新华社专稿)

■法案要点

“防卫省”可直接提出拨款要求

一旦升格法案得以通过,“防卫省”将在职能性质和权限上得到很大提升。首先,“防卫省”从原先所属的内阁府独立出来,地位与外务省、经济产业省等内阁其他各“省”比肩;其次,“防卫省”从此可以独立提出法案、要求召开内阁会议、直接向负责预算的财务大臣提出拨款要求;此外,在行动上,“防卫省”在发布“海上警备行动”等命令时,可以直接要求内阁召开会议予以批准。防卫厅认为,这样可以“迅速处理危机”。

根据该法案,日本首相仍保有对自卫队的最高指挥监督权和颁布“防卫出动命令”的权限,但向美军提供物品等权限将移交“防卫相”。

扩大自卫队海外行动自由

升格法案的另一重用意在于“解放”日本自卫队的海外行动自由。

根据《自卫队法》,自卫队的“海外活动”,包括国际紧急援助、联合国维和行动、周边事态的后方支援、反恐行动等。这些本来在《自卫队法》中列入“杂项”、“附则”等条文中。

升格法案通过后,将对《自卫队法》作出修改,把上述行动升格为自卫队的基本任务,与国土防卫、救灾等日本国内的任务并重。

■专家连线

升格法案在国会通过可能性大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刘江永教授接受本报采访

本报讯(记者马晶 实习生曾嘉佳)针对日本政府通过防卫厅升级法案的前因后果,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刘江永教授电话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根据刘江永的介绍,目前执政党在国会里面占有大多数席位,执政党选在这个时机提出防卫厅升级法案,通过的可能性比较大。

日本的执政联盟由自民党和公明党两党组成。在推行防卫厅升级法案方面,自民党一直是扮演着积极推进的角色。而公明党内部此前的态度则是或有反对或有“保留意见”。事实上不仅是在防卫厅升级问题上,有关修改宪法、修改教育基本法等等方面,两党也是存在很多分歧。刘教授强调,“公明党是不是能够在所有问题上都能对自民党造成牵制,这个很难说”。本次日本政府内部能就防卫厅升级这一法案达成一致,不排除执政两党之间达成了政治妥协。

目前执政党在众议院里占有多数议席,自民党本身席位也过半数。在这种情况下,公明党的牵制力量大为减弱,就算撇开公明党,自民党独自促成该升级法案在国会的成立“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一旦日本通过了防卫厅的升级法案,刘教授称,“这将是战后以来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当日本的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的话,整个防卫厅的地位都会有所上升。包括将来可获推行的“修宪”,“自卫队”改为“自卫军”等行为,防卫厅的话语权都将加大。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美指责德国纵容世界杯妓女 德指责美有政治目的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