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时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胡锦涛到福利院与儿童共乐 教孤残儿童包粽子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6-1 15:44: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看望这里的孤残儿童和他们的老师。这是胡锦涛同正在老师指导下做康复训练的脑瘫患儿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

中新网5月31日电“六一”国
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北京市考察少年儿童工作,同孩子们一起庆祝节日。胡锦涛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广大少年儿童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31日上午,胡锦涛和随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和北京市市长王岐山等陪同下,先后来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幼儿园考察。

看望孤残儿童 手把手教包粽子

中国现有孤残儿童约57万,绝大多数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救助。胡锦涛始终惦念孤残儿童的成长,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方面切实做好孤残儿童救助工作。在胡锦涛倡导下,有关地方和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使孤残儿童救助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带着对孤残儿童的牵挂,胡锦涛首先来到位于海淀区清河镇的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看望生活在这里的孤残儿童。这个福利院目前收养了1000多名孤残儿童,其中不少是脑瘫、肢残儿童。多年来,该字通过开展生活护理、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引导式教育等,使不少孤残儿童的身心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福利院综合楼的二层设有家庭养护区,将几个孩子组成一个家庭,由福利院的老师做“妈妈”,负责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胡锦涛一走进家庭养护区,4岁的韦小凤、鲁小龙小朋友就迎上前来,拉着胡爷爷的手到他们“家”中做客。胡锦涛走进他们“家”中,亲自教孩子们认图片。今天恰逢端午节,几位小朋友正在“妈妈”带领下学习包粽子。

“胡爷爷,我不会包。”一位小朋友说。胡锦涛笑着说别着急,然后俯下身子,拿起粽叶,手把手地教她包粽子。

强调健全救助制度 推进特殊教育

胡锦涛又来到早期发展训练室,他一边仔细观看保育员给婴儿做抚触、帮着幼儿练爬行和做竹竿操,一边关切地询问孩子们的养育情况。刚刚1岁的小鲁帆活泼可爱,胡锦涛高兴地把他抱了起来。

为了促进残疾儿童性格发展和身体机能恢复,福利院综合楼三层设有引导式教育训练室。胡锦涛来到这里,看望正在进行训练的孩子。3岁的昌建辉小朋友正在利用双杠做下肢复合训练,胡锦涛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扶着他连续走了几个来回。患脑瘫的8岁儿童楠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能简单会话和独立行走。她拿着一幅剪纸贴花,走到胡锦涛跟前说:“胡爷爷,这是我亲手做的,送给您。”胡锦涛高兴地接到手里,并坐在小板凳上与她亲切交谈。“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胡锦涛问。“知道,明天是‘六一’儿童节。”

听到楠楠吐字清楚的回答,胡锦涛开心地笑了。他搂着小楠楠,对大家动情地说,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孤残儿童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他们最需要呵护、最需要关爱。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孤残儿童放在心上,健全救助制度,完善福利设施,推进特殊教育,动员社会力量为孤残儿童奉献爱心,使他们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幸福成长。

为了帮助孩子们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福利院在综合楼四层设立了多功能教育中心。在模拟的小医院、小超市里,孩子们扮成医生、患者、收银员和顾客,在老师指导下,体验日常生活中的情景。看到眼前这生动感人的一幕,胡锦涛深有感触地对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你们常年奋战在特殊教育岗位上,为抚养、教育孤残儿童倾注了人间最真挚的情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对孤残儿童来说,你们不是父母,但胜似父母。你们的工作赢得了全社会的尊敬。他希望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再接再厉,不畏艰难,探索规律,创新方法,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到幼儿园了解“快乐教育”

离开福利院后,胡锦涛又来到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幼儿园。这所幼儿园位于西城区平房居民聚居区,主要招收西四北头条到西四北八条胡同一带普通居民家庭的孩子。长期以来,这所幼儿园坚持对幼儿进行快乐教育,受到当地孩子和家长的欢迎。

胡锦涛一走进幼儿园,正在户外做游戏的小一班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围拢上来。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六银行今日开收跨行查询费 三家跨行取款费涨价
下一篇文章9月起浙江全省将采用注射方式执行死刑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