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民工暴死同仁医院案开审 不让死者家属旁听(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3-30 8:43:29  来源:黑龙江晨报 



15时许,在法庭作证后的祁志刚回到单位后就得到通知:他已经被保安公司开除了。随后,记者得到消息,我省驻京办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为祁志刚安排工作,不能让一个好人因维护正义而丢了饭碗。

  3 重要证人“失踪” 所作证言蹊跷

迟俊清是王建民死亡案件的重要目击证人,一直积极地为王建群提供情况。27日中午,王建群还见到了迟俊清,他当时答应出庭作证,只不过神情有些紧张。当时大家并没有在意。然而,28日法院开庭审理时,迟俊清却“消失”了。而同仁医院却向法院递交了一份由东交民巷派出所为迟俊清录的证言,其内容与迟俊清向王建群代理律师所作证言大相径庭。

记者不由得回忆起去年底在北京采访时,迟俊清主动打来电话时的情景。当时他说的话——“王建民死得太惨了,临走前一直在哭着喊救命!”——还言犹在耳。

“12月11日晚,王建民第一次被都贵发送进同仁医院的那晚12时左右,我在离同仁医院最近的地铁站站口发现了刚从医院出来的王建民。当时王建民弯着腰,嘴角有血迹,用手捂着肚子对我说:‘迟哥,我疼得难受,有点挺不住了,医院没钱不给看病,你帮帮我。’我随后带着王建民回到同仁医院,给他挂了号,并打了止疼针。”

“12日一早,我在医院急诊二楼的椅子上看见了嚷着‘难受’的王建民。13日6点30分左右,在同仁医院内科一区的椅子上,我再一次看到了已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样子的王建民。从13日早上6点多至晚上6点左右,王建民一直躺在医院的走廊里,没有人管他。医生不但不给他看病,还说他是装的。急诊的一个医护人员还对我骂骂咧咧。大约在晚上9点,保卫处的人找来一民工把王建民抬到推车上。我摸了摸王建民的头和手,发现他已经基本失去意识,手脚发凉,嘴里说些含糊不清的话。保卫处的人用电梯把王建民推到了一楼男厕所旁。随后我又被医院保安撵出门外。”

“直到14日,我再次看到王建民时,王建民直直地趴在厕所旁边的手推车上,脸色灰青,两个拳头握得很紧,已经停止了呼吸。”

今年1月初,迟俊清十分不安地找到记者说,东交民巷派出所给他作了一份笔录,但他说的很多细节都没有记录。当时迟俊清很忧郁。

据王建群的律师介绍,同仁医院向法院提交的由东交民巷派出所为迟俊清作的笔录,主要说王建民被送到医院后没有喊疼,也没有一个急症患者的表象。与迟俊清此前所说完全不同。

“王建民之死”事件回放

2005年12月11日23时左右,王建民腹痛难忍被“120”急救车送往同仁医院,因身无分文,院方拒绝救治。王建民被扶回北京站候车室。

13日零时,王建民再次发病,又被送往同仁医院,医生简单检查后说“没有生命危险”,将王建民留在走廊里,弃之不顾。

13日22时,王建民被发现躺在厕所门口,已经死亡。

19日(也就是王建民死亡后第六天)18时左右,王建群接到了北京同仁医院的电话,询问其是否同意近日进行尸检,王建群表示同意。

20日,同仁医院通知家属到医院具体协商尸检事宜。死者家属律师代表家属拒绝了院方自行尸检的要求。为了公平起见,希望由院方与家属一起提请第三方进行尸检,并由第三方做司法鉴定。经过3天协商,死者家属和医院约定于23日14时进行尸检。

23日14时,就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北京盛唐法鉴中心马上要开始对王建民尸体进行解剖时,医院方临时变卦,通知暂时不能做尸检,他们已以王建民非正常死亡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北京市东城区公安分局介入调查此事。

23日,针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无钱农民工王建民死在北京同仁医院之事,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靳国君在接受采访时称,北京同仁医院的行为违背了职业道德,也触犯了法律。这一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说明医疗机构在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上出了严重偏差,有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举一反三,全面进行整治。

28日,北京市卫生局纪检监察部门参与调查王建民死亡事件。要求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同仁医院认真调查、澄清此事,给社会一个交待。

2006年1月5日,王建民的哥哥王建群委托律师将同仁医院告上法庭,索赔医疗费、死亡赔偿金等共计47.8万余元。东城法院正式立案。

在2006年1月7日召开的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在讲话中提出,要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不许见死不救,同时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malan

作者:刘姝媛  责任编辑:尽语

下一篇更精彩:研究报告 公务员岗位:有人没事干 有事没人干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