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北京民用天然气每立方米拟上调0.15元(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2-14 11:29:36  来源:北方网  

天然气调价听证方案昨公布涨价后用户月均天然气增支2.7元

受2005年国家调整上游天然气价格的影响,本市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正在酝酿之中。昨日,市发改委网站公布了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方案,拟将价格上调0.15元/立方米。

根据抽样调查,本市居民用户月平均用气量为18立方米,价格调整后,用户月均将增加支出2.7元,其中,28%的家庭月增支小于1.5元,65%的家庭月增支在1.5~4.5元。

近年来,天然气用户迅猛增长。截止到10月底,全市民用天然气用户已达到313万户。

天然气价格·调整内容

每立方米价格拟上调0.15元

去年8月1日,国家对本市天然气购入价格上调了0.15元/立方米。9月1日,本市已将非居民使用天然气价格上调了0.15元/立方米。

此次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方案具体内容是:将居民生活用气价格由1.90元/立方米调整为2.05元/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气价格上调0.15元/立方米,调幅7.9%。

据了解,按照《北京市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市发改委已于12月1日将市燃气集团提交的《关于调整本市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的申请》送达听证代表手中,并将于本月22日召开价格听证会,公开听取意见。

实行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

此次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方案的另一个内容就是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调整联动机制,天然气销售价格随上游价格涨跌进行同时间、同方向调整,调整额按照联动公式计算。联动机制每3年调整一次。

北京是缺乏能源的城市。从全国来讲,国内的天然气需要大量进口,在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国外天然气价格也是不断上升的趋势。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2005年出台相关政策,称将用三年左右时间,逐步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并建立天然气出厂价格与原油、液化石油气价格挂钩的机制。因此,建立我市天然气价格与天然气出厂价格的联动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天然气价格·调整原因

外购天然气成本大幅增加

北京市是缺乏能源的城市,城市所需的天然气百分之百由外部购入,主要来源是由长庆油田和塔里木油田开采出的天然气通过长输管线输入北京。燃气集团在供气的全部运营成本费用中,外购天然气成本占75%以上。由于自2005年8月1日起天然气购入价格上涨0.15元/立方米,截止到2006年10月底,已使燃气集团外购天然气成本(含税金)多支出近5.7亿元,其中民用天然气外购成本多支出1.1亿元。2006年,燃气集团若不能顺出上游涨价成本因素,企业将面临经营亏损的局面,企业正常经营所需的资金(主要是采购成本)也将严重短缺。

目前市燃气集团承担着300多万户民用天然气用户供气服务,为了保证北京市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应,市燃气集团提出调整天然气销售价格的申请。

燃气集团维护投入需加大

过去很长时期,燃气企业是政策性亏损企业,燃气购销价格倒挂,政府对燃气价格进行补贴。按照国家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公用事业改革的要求,市政府从2003年起相继停止了对管道燃气价格的补贴和对燃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使燃气集团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燃气集团的经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全部来自企业的经营利润。

按北京市“十一五”规划要求大力发展首都天然气事业,燃气集团未来几年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这些资金一方面用于现有燃气基础设施的维护,对运行二三十年的老旧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另一方面用于新的管网、设施建设及新的燃气用户发展。在“十一五”期间,需要投入68.9亿元用于北京市天然气发展建设。

气价相比同类替代能源低

本市目前天然气与同类替代能源相比价格偏低。在供应相同热量的条件下,使用电或液化石油气支出费用大约是使用天然气支出费用的2.67倍和2.35倍。

与全国大中城市相比,本市的民用天然气价格偏低。如天津市的民用天然气价格为2.20元/立方米,上海为2.10元/立方米,武汉为2.30元/立方米,石家庄为2.20元/立方米,太原为2.10元/立方米,而北京市目前民用天然气价格为1.90元/立方米。

此外,在燃气集团供应的各类用户中,燃气集团供应民用天然气的成本最高。以2005年数据为例,居民户用气量占全年总销售量的19.4%,而为居民供气使用的燃气基础设施资产价值占到燃气资产价值的51%,供应服务人员占集团从事天然气供应服务员工的近40%。

同类能源消费对比

类别 基础价 月均使用量 支出

本市民用电价 0.4883元/千瓦时 118 57元

液化石油气价 5.2元/公斤 15 78元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宠物迷声讨“踩狗事件”男子 (组图)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