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时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婚礼保险成就百万富豪
亲爱的 让我们理下婚礼账
民俗婚礼轰动县城 公公扮牛儿媳持
赫莉与杂志社三千万签约 允许拍摄
贾斯汀许诺将全盘公开婚礼 邀请媒
贾斯汀许诺将全盘公开婚礼 邀请媒
传汤姆-克鲁斯周末大婚 宗教婚礼
数字时代的婚礼 教你轻松办靓安乐
娃娃新娘之1:7岁牧羊女的婚礼
性感帕米拉赶场4次婚礼 新郎为歌

不吃不喝9.5年讨个老婆 超7成人认为婚礼成本高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0-8 21:23:22 来源:红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中国人的结婚成本到底处于什么水平?据CNN2006年2月报导,美国一家结婚书籍的出版社对1619名新婚妇女的调查表明,平均每次结婚要花费27852美元,其项目大体上和中国人结婚相同。如果以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人结婚的花费甚至远远超过美国人,即使按汇率计算,二者也大体相当——如今中国人结婚成本畸高,已经赶超美国。

可忽视的精神成本

相比结婚的物质成本,婚姻的精神成本也不容小视。在未婚同居见怪不怪的今天,一纸结婚证书在一些年轻人眼中已成了婚姻的“鸡肋”。

在长沙某保险公司工作的李进和女朋友同居3年后,在今年拿了结婚证。在此之前,他已和女友共同承担着买房的首付及分期付款。“未婚同居”让很多新人对即将到来的婚姻或多或少地失去了美好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房子、车子、小孩上学”等问题,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结婚对他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也许只是对相处多年后的一个交代。”李进说。

暂时并没有结婚打算的张健说,“结婚帐本”上那些名目繁多的项目,在一些男人眼中完全没有意义,但这婚不结又不行,否则对方会觉得你不爱她。“与其这样,还不如做个单身主义者。”张健看似解脱地说。

如今,“单身潮”也时有出现,这些人的一个特点是注重生活享受,而结婚的大额支出和婚后责任成为他们的顾虑。

不少专家提出,单身族、闪婚族、丁克家庭的出现,都与婚姻中的精神成本有关。只有经济成本和精神成本同时具备时,才具备了组织一个美好家庭的前提。

[数字说话]本报人工调查显示,65.8%的被访者认为结婚最重要是精神成本是责任心,11.3%的被访者认为是爱情,19.1%的被访者认为是成熟的性格,3.9%的被访者表示不清楚。

不管是否愿意,“结婚生子”毕竟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单身潮”在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中,仍然显得“势单力薄”。看来,这婚,还得要结。

鲜红喜字下的黯淡

不菲的结婚成本已远远超越了年轻人的承受能力。为了结婚,只有伸手向父母要钱。本报调查显示:长沙新人中有近五成人结婚要靠父母“补贴”。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习惯拥有自己的房子。尽管近年房价不断攀高,有资料显示中国私房率仍达到八成五,因此新娘家庭多会购置电器等作陪嫁彩礼,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很多新郎家长则会倾尽毕生积蓄为孩子置一套新房,不少家境平平的家长骑虎难下,一边是儿子的幸福,一边是自己晚年幸福,最后往往是父母牺牲自己下半辈子养老钱,成全儿女的幸福。

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仍靠家庭赡养老人。父母为了子女结婚倾尽毕生积蓄,这些父母的养老问题就成了一大社会问题。

“未婚同居”带来的婚后生活少了点新鲜的味道;畸高的结婚成本引发的“单身潮”及父母的养老问题,让结婚在鲜红的喜字下有了些许黯淡。结婚成本的上涨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沉思。

专家声音

结婚成本带来的社会问题

中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副教授张桂蓉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1990年,全国有951万对新人喜结良缘,1995年为934万对,1998年中国有891.6万多对,1999年已降到885万对,2000年848万对,2003年811.4万对,2004年为834万对,从总的趋势来看,结婚者的数量在呈下降的趋势。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结婚成本的提高。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商品化改革以及人们需求的多样化,结婚费用的“一路走高”不足为奇。但是如果结婚费用高到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从人口社会学的角度分析:首先会推迟结婚年龄。一个家庭从建立到解体一般要经历“初婚——开始生育——结束生育——空巢家庭,最后一个孩子离家结婚——家庭解体,夫妇一方死亡”这样五个阶段。在人口城市化的大背景下,生育率的降低与推迟结婚会缩短生育期和延长空巢期,这对于家庭的稳定是十分不利。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老龄化国家来讲,养老问题将是中国面临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其次,结婚成本的提高会推动反传统婚育模式的盛行。传统的婚育模式表现为:结婚——怀孕——生育,反传统模式表现为怀孕——结婚——生育或怀孕——生育——结婚或不结婚。结婚成本的提高可能推动人们的婚前性行为。随着这种社会联系的不断演变,生育孩子会与婚姻发生越来越明显的分离,出现同居、婚外情、婚外育、试管婴儿等反传统的错位现象。这种婚育观念一旦盛行,社会中关于责任感的信任度将越来越差。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3页  1  2  3  4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十六届六中全会开幕 着重研究构建和谐社会问题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