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只要输入你想搜索的人的名字,用鼠标轻击“搜索”二字,再经过手机短信付费等手段,就很可能会查到这个人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家庭及工作地址、MSN、QQ等联系方式,甚至可能有婚姻状况、犯罪记录、银行借贷记录、个人财产记录等个人信息。
有媒体报道,一家网站叫卖9000万个人详细资料,只需花一元钱即可随意查询,资料的内容很多,与“中国同学录”上的资料相同。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从迹象上看,这个名为Ucl**的网站里大多数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第一大同学门户网站“中国同学录”。而“中国同学录”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原来对此事并不知情,这些个人资料都是被非法窃取的,并称有可能将对此提起法律诉讼。
关键词:9000万
用户发现网上可搜出“9000万”个人信息
“这太恐怖了!简直就像被扒光了衣服站在人群中一样!”昨天下午,周先生指着电脑上一个自称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人引擎”的网站对记者说。此前,他在这个名为Ucl**的网站上搜到了自己几乎所有的私人信息,内容包括各种联系方式和从小到大的履历。
周先生回忆说,印象中自己只在“中国同学录”上登记过这些信息,因此他怀疑是“中国同学录”泄露了他的这些个人信息。
记者用周先生在“中国同学录”上的账号登录,查看了他所登记的个人信息,发现和在Ucl**上所查到的信息从内容到格式完全一样。
随后,记者在该网站上分别输入多个朋友的姓名并进行搜索,均能在这一网站上获取相关个人信息,而内容无一例外地和“中国同学录”上登记的信息相同。
到底有多少人被卷入了这个巨大的信息网呢?
记者后来终于在Ucl**网站的自我介绍中看到了这样一段描述:Ucl**拥有超过9000万完整的个人数据资料,这些资料并不断在加大充实中。
但“中国同学录”的负责人骆文先告诉记者,“中国同学录”的注册会员超过千万,而在Ucl**网站查到的信息多数和“中国同学录”上的相似,因此他对是否有9000万个人信息表示怀疑。
关键词:一元钱
网站宣称花一元钱即可随意查询
记者注意到,Ucl**网站在多数被泄露的个人信息中的“联系方式”一项上均做了技术处理,比如“手机:1391****、QQ3994****”。
此前,《羊城晚报》以广州市民鲁小姐几天前的遭遇为例,报道说用户只要付出一块钱,就可以查到任何被搜索人详细的联系方式。不过,昨天记者并未在该网站找到相关的付费搜索信息。网站提示说,只要点击“查看用户详细联系方式”选项,输入自己的邮箱,再收取Ucl**发送的邮件,然后在网站上输入验证码即可获得详细联系方式。但昨天下午记者多次按照这一方法操作,均没有收到该网站发送的邮件。
记者试图联系上Ucl**网站,但Ucl**网站的页面上既没有联系电话,也没有联系地址,唯一的联系方式是一个客服邮箱,不过记者发送咨询邮件后并未得到答复。
关键词:质疑
千万个人信息泄露遭质疑
Ucl**网站的搜人引擎引起了网民的普遍质疑:“要是有人利用这些私人信息做不法勾当,损害我们的个人利益怎么办?”在表达愤怒的同时,他们也纳闷,这些信息怎么会堂而皇之地被纳入到搜人引擎的数据库内?很多人怀疑是“中国同学录”将这些个人信息提供给Ucl**网站。有人提出要保留起诉Ucl**网站和“中国同学录”的权利。
昨天,“中国同学录”的负责人骆文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断然否定了这种说法:“我们也是受害者!这是一起恶意的侵权和窃取商业数据的事件!不过我们还没查清对方是谁!”他推测说,对方有可能设计了特定的程序,将“中国同学录”里的用户资料快速搜索出来,再调入自己的数据库牟取非法利益。
不过网络法律专家刘德良对这种说法表示了质疑,如果原本应该受保护的用户个人信息被轻易地大规模调出来,那么“中国同学录”就没有尽到基本的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义务。
作者: 责任编辑:逸飞
下一篇更精彩:政府行政强制行为要最小限度损害当事人权益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