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12种“高招骗术”揭底 考生家长谨防被忽悠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6-30 9:58:10  来源:大河网 

  透视:招考部门在录取期间,将严格各批次投档资格线,不会出现“低分高录”的情况。

  谎言11

  “体制外招生”

  近几年,少数高校的独立学院(分校)游离于招生体制外,无计划招生或未经批准超计划招生,骗子们见有机可乘,便四处搜罗生源,为违规招生高校推介,向家长收取好处费。

  透视:根据招考部门规定,无计划招生、超计划招生,凡未经省级招生机构办理录取手续并上报教育部备案而违规招收的学生,无法取得学籍,不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和文凭。

  谎言12

  “幸亏我打通了关系”

  高招期间,一些骗子通过各种渠道网罗考生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上网或到市县招生部门查询达线考生的投档轨迹,或是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灵的空子,将本属正常的投档和录取,说成是自己花钱打通了关系,向考生家长邀功收取钱财。

  透视:高校招生录取已实行网上录取,招生院校还会将录取的信息上网公布,考生可以从录取院校的网站和当地招生考试网站上查询录取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考生不可将准考证、身份证原件的有关信息(或复印件),告诉或交给任何中介组织及个人。接到高校特别是高校独立学校(分校)的录取通知书,要先确认自己的录取结果,再办理缴费报到入学手续,不要贸然到学校报到。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荆州运炒车窃案内贼监守自盗57万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