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利用高考行骗案件多发 公安提醒需警惕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6-29 11:52:24  来源:大众网 

  记者今天从烟台市公安局获悉,针对最近利用高考进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市刑警支队特别提醒广大高考家庭和考生,在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要提高警惕,谨防高考诈骗行为。

  据介绍,高考诈骗活动一般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一是全国统考前夕,不法分子自称可以提供试题及答案和传递答案等手段;二是在录取前夕和录取过程中,自称有“熟人”关系,花钱可以让你上好大学、好专业,不够分可以让你上大学等等。受害对象除了广大考生外,有四类考生家长易被骗:即希望孩子读名校的,孩子成绩与志愿学校录取分有差距的,接受不了孩子落榜的,对录取制度不信任的家长。

  烟台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要“多个心眼”,认真了解高校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程序,增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碰到利用高考招生进行诈骗的,要保持冷静,并及时报警。

   新闻连接:

  从近几年破获的高考诈骗案件来看,公安机关归结不法分子的主要手段主要有

  手段一:通过手机短消息或网络聊天,向考生或家长发送“出售高考试题”,“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的虚假信息。

  手段二:谎称自己是院校招生代理或高校招生人员,与高校领导和招办人员有“特殊关系”,明示或者暗示可以帮考生上大学。形式是吹嘘自己可以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索取指标费,只要交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办理录取手续,高考成绩低于专科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也可以被录取为本科。

  手段三: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诈骗,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自主招生是有严格条件的,今年我国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只有59所,绝不可能像招生骗子所说的,只要花钱就能搞到自主招生指标。

  手段四: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招、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蒙骗考生。

  手段五: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帐号内,对于自己没有报考的院校,一定要通过网络查询等方式进行鉴别真假。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土地调查:权力与利益的博弈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