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作者:刘根生
报道称,最近以来,“学术超女”于丹遭遇了冰火两重天,她的新书《庄子心得》3日在北京首发,当天就售出1.5万册。但是同时,反对她的声音也很强烈。近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校十名博士联名呼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
于丹蹿红一直伴随着争议,很多读者对她无比推崇,但也有不少反对者。3月2日,天涯网上出现了一篇“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帖子,文中言辞激烈,称于丹“极度无知,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不要再闹出“把厕所当客厅的笑话”了。在帖子的末尾,中山大学博士生刘根勤、清华大学博士生王晓峰、暨南大学博士生周韬、中山大学副教授朱崇科以及于丹所任教的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杨旸等人,联名表态称“要将于丹抵制到底”。
早些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十位博士曾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抵御西方文化扩张,不过圣诞节。但结果如何?无数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照样把圣诞节过得热热闹闹。抵制圣诞节是否有必要,或许还可再讨论。然而,“抵制圣诞论”很快自生自灭至少表明,光靠“联名抵制”,什么也抵制不了。“抵制”需要真功夫,需要拿出更好的东西“取而代之”。否则,别说“十博士联名”,就是百名博士联名,充其量也只能是“造造势”,嘴巴快活一下。故而今日再见名牌大学十博士联名抵制于丹禁不住就想问:除了“联名抵制”,到底还有什么?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文化亦然。诚如专家所分析: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价值体系重构中,怎样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在东西文化深刻而又大幅度的碰撞中,怎样保存自我?在如此快节奏现实中,怎样让自己的心灵愉悦地生活?……诸如此类问题,严峻地叩问着每一个中国人。而现实的社会文化生态则是,原有理想被消解了,崇高被贬斥了,感官被低俗化了。人们在呼唤“悠久的信仰”,寻找“精神柱石”。于丹的《论语》心得,就在这时刻出现了。她把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处世哲理,融入一个又一个发生在当代世俗背景下的生活故事之中,句句直指人心,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于丹现象启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走向群众既迫切又可行。但传统经典也好,传统文化也好,精华和糟粕并存也是事实。对待传统经典或传统文化,我们始终都得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将于丹抵制到底”,或许真是因为他们担心人们被传统经典中的糟粕所误。果真如此,那就不要停留于“口号抵制”,而要拿出真本事来,多多“建设”。我们不能“失神”地走下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信仰。没有信仰和健康精神的时代,注定是道德堕落和人性沉沦的时代。真学者理应通过实实在在的“建设”,担当起弘扬真理、匡正时弊、导航精神之责任重任。 (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台南上演火龙传奇 13公里鞭炮刷新世界记录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