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反包二奶案拷问网络言论底线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2-8 10:37: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特约评论员:谢浮名

  一度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济南女大学生王静自建“反包二奶”网站,揭露父亲王志华“包养”李翠莲一事有了最新进展。2月5日,定陶县法院认定王静构成侮辱罪,判处管制两年。(齐鲁晚报2月7日)

  王静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故意捏造事实,侮辱、诽谤李翠莲,给其人格、名誉造成巨大伤害,产生了严重社会影响,从而承担了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这给了广大网民一个警示,网络上也随便不得。

  据统计,我国网民人数目前已超过1亿,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给了广大网民一个自由言论的平台,大家都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网络虽然是虚拟的,言论则实实在在,对社会的影响巨大,这就不能不遵守道德准则、法律法规。

  目前,部分网民不考虑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很少质疑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进行成熟地思辨,仅凭主观臆断,带有很严重的感情色彩,易导致真相的掩盖、言论的失实。更有一部分网民喜欢乱嚼舌根,随意发表不实言论,不管事实是否存在,或者明明知道是假消息,为了耸人听闻,吸引眼球,故意加以想象发挥,使消息如“马季下蛋”般荒唐可笑。甚至有人对事物的判断牵扯进个人私利,,故意捏造事实,混淆视听,成为假消息的源头,令网络变成了宣泄的工具。

  网络,本寄托着民意表达、舆论监督的重任与希冀,怎能成为逃避道德谴责与法律制裁难以抵达的死角?我们绝对不能容许网络言论权利本位的无限扩张和义务本位的阶段性缺失。

  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但言论自由是在不违反道德制约、法律规定前提下的自由。网络言论自由应以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为底线。绝对的言论自由与真正的言论自由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期待有理性、有社会责任感的网民参与网络秩序的建设和网络言论的表达。在充分行使自由表达权时,请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不要逾越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方法,即在独处无人注意时,也要谨慎不苟,常思违法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网络是虚拟的,而且至今我国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网上言论,绝大多数情况下,网民都披着“马甲”,谁也不知道谁,这和“独处”有相似之处。因此,所有的网络行为,正是灵魂的告白,最能考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即使出格的言论没得到追究,也须慎之慎之。

  王静两次上京到中纪委揭发父亲不如西门庆,开办网站申讨父亲包二奶,是因为觉得自己受到了父亲的伤害,一腔怨愤无处发泄,其情可悯,但故意发布虚假消息,侮辱、诽谤李翠莲,从而触犯刑法,不值得深思吗?来源: 四川新闻网(C001)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年夜饭有“猫腻” 中消协教咱识“花招”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