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雍和宫准备了771斤“舍粥”原料。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摄
“佛音寥寥,豆香缠缠;喜鹊催夜,铜锅当风”,伴随着喇嘛们的夜课声,昨天傍晚,雍和宫的典座戴法师在食堂里最后一次检查着今天腊八舍粥的原料,大师傅们则刷着今天熬粥用的大铁锅。
同时,住在海淀的杨大妈已经准备齐了腊八原料,但她今天还要“起早儿”去雍和宫喝粥,她说这已是一种风俗,她喜欢人多的场面。
据北京雍和宫庙务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天的腊八粥共用了771斤、29种原料,按每人一碗计算,能够满足3000人,创造了腊八舍粥活动的历年之最。
走遍超市选精料
红色的芸豆、白色的高粱米、黄色的小米……昨天下午,八大盆腊八粥原料摆在了雍和宫食堂中间的桌面上,其中像芸豆、紫花豆等原料已经煮成半成品,“等待”着凌晨2点左右“下锅”。
戴法师不时用勺捞起一点原料,凑到眼前,观察着半成品的“火候”。“这一个星期,为了这些原料给我忙坏了。”戴法师发出感叹。他的兜里还揣着今年熬粥要用的原料单子,上面原料有29种,总重为771斤,其中大米最多为200斤,泰国香米次之100斤,就连白糖也要50斤。
戴法师说,这个单子是一周前的庙委会会议上确定的,预计能够满足3000人的用量。这是历年舍粥中规模最大的。为这些原料他跑了5天。戴法师去了京城各大超市和食品市场,这其中包括了稻香村的每一家分店。他说原料哪都有卖的,但要把每个店最好的原料凑齐了,这就难了。“许多原料都是我亲口尝的,即使瓜子,有一颗有哈喇味都不成。”戴说,“这是对佛的尊重,对捐款信众的尊重,更是对参加舍粥的老百姓的尊重。”
同样劳碌的还有食堂里的“大师傅”们。这三天来,他们的手指头都很疼,厨师李大姐说这是包栗子包的,“30斤的栗子,用手一个一个包,还得给掰成两半,现在一提栗子我心都疼。”更累的是在凌晨两三点钟熬粥的时候。
谢师傅说他们同时用两口直径一米左右的柴锅熬粥。熬粥的时候,一个人用大铲子不停地搅和,以避免粥里的豆子沉底巴锅,另一个人则负责按时按顺序下原料,“搅粥的半个钟头就得换个人,那可是力气活”。戴法师说他们预计今天要熬17锅粥。 (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男子隆胸反串演唱宋祖英歌曲 欲取肋骨细腰(图)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