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山村教师40年为贫困学生垫付学费近两万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9-10 11:27:06  来源:重庆晨报 

老许说,他家的三个子女———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是罗老师的学生。欠下罗老师的钱这么多年了,他也不愿意。但是老婆有病,一晒太阳就会头昏,要吃药。孙子得病,花了近5000元治疗还没医好,死了;前年又遭了洪灾。“我们想给,但目前实在是没有办法。”许文章说,“我们这里穷,运输不方便,粮食和生猪要变成钱很困难。加上子女多,家里有病人,负担重得很。”

记者随后来到75岁的原水福村5组山民郑方书家。郑方书家欠罗老师800多元,家里比许文章家还破旧。

郑方书对记者说,他家里的六个子女和一个孙儿都是罗老师教的。“我们都很感谢罗老师。但我们家里如今的确困难。罗老师后来考虑到我的实际困难,说算了。”

在原长堰村7组,记者寻找75岁的罗堂元,其孙子罗章宝十多年前读书时,累计欠下罗老师1670.70元,却发现已人去楼空,屋前长起了半米多高的野草。邻居罗方远说,去年4月,他就被儿孙接到深圳去了,一直没有回来。本版文字/本报记者刘虎采写本版图/本报记者李斌摄

坚守村小40年

教了一家四代

“在学校对面的山梁上,那来来往往背着背篓的就是我们的罗老师。”这是记者在如今已经停用的水福村小学教室墙上,看到贴着的学生许珍一篇作文里的话。

40多年来,罗成明老师就如同学生们写的那样,每天背着学生们的作业本、练习册回家认真批改,然后又背回学校。直到罗老师退休后,水福村小学才被合并到山下的一所村校去。

一个人坚守40多年

昨天上午,罗老师站在教室中央给记者介绍这所村小的故事。他在这里坚守了四十多年,并且一直坚守到光荣退休。

1960年,中学毕业的罗成明回到马达岭上,成了大山里的第一个“秀才”。当年夏天,村支书找到他,把“扫盲班”和“耕读班”的重任交给了他。

教室是租借一户山民家的茅草屋,学生是可以当自己叔叔、爷爷的7个山民,桌凳是大山上取之不尽的石头,黑板是一块破庙废弃的门板。就这样,马达岭上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学校,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老师。

1974年,“寄人篱下”的水福村小学开始兴建自己的校舍。罗成明一头扎进了购买材料、组织施工等繁杂事务中。他跟着山民一道挑青瓦担石灰,从竹溪铺到马达岭上坡40里,100多斤的担子,他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磨烂了多少双草鞋。当年秋天,三间土墙大瓦房终于落成。

上世纪九十年代,校舍因地基下沉成为危房后,镇里再次出资,建成一幢砖石混凝土结构的新校舍。房子建成了,中途只回过两次家的罗老师却瘦了十七斤。

在罗老师任教的40多年里,除了在2001年来过一位24岁的女代课老师(教了两学期后离开),水福村小学一直只有他一个老师。学校的一切事务都落在他肩上。他既是老师,又是炊事员,每天中午,罗老师就抱来柴禾,烧火给家离学校远的学生煮饭。

自掏腰包发奖学金

在水福村小学,罗老师是教了老子教儿子。从“扫盲班”、“耕读班”算起,他最多教了一家四代人。

因为马达岭离城镇太远,儿女们都已搬到了山下,多次提出要接父亲下山。罗老师与老伴也早就转为了城镇户口,但他却总也舍不得离开山里的孩子们。“我要是走了,谁来教他们呢?”

中午如果回家吃饭,罗老师都要把孩子们上午的作业用背篓背回家批改。“必须按时批改,不然积得太多我就背不动了。”

为了激励同学们发奋学习,罗老师想出了很多办法。其中之一是用自己的工资来给学生发“奖学金”:考试成绩上优等线(85分)奖励5元,上95分奖励10元。

罗老师还让高年级的学生“传帮带”,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各种考试、竞赛,总是在学区排前一、二名。

康复后还想去代课

对罗老师的学生,竹溪中学一位班主任这样评价:“他的学生自学自理能力都很强,是高分高能型。”开县教委则认为:罗老师的教育教学具有超前性,走在了前面。2004年,罗老师被评为全县师德标兵。

而罗老师这样总结自己:“我干的都是默默无闻的小事。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干成大事。”

退休后就因病住院尚未康复的罗老师至今还惦记着山里的孩子,准备在病好以后向校长提出:到无人愿去的青龙村小代课。“我至少还可以教上四五年。”(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夫妇收养坑面少女18年将亲生儿子送人(图)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