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失态的名校之争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30 12:59:27  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 

  这个夏天,围绕香港高校内地“掐尖”的争议一直热论不衰。一夜间,港校不仅能与内地名校分庭抗礼,甚至还动摇了北大、清华在内地学生心目中岿然不动的柯断地位。随之而来的冲击,使得两地间的“名校保卫战”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统计显示,今年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均创新高,仅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四所高校就招收了约九百名内地优秀生,其中包括多名高考“状元”。

  对此,原先一直试图保持“老大风度”的内地名校也终于坐不住了。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刘明利近日就向传媒抱怨,香港高校享有“自由录取”、“自设奖学金”等特权,让内地高校面临不正当竞争,对内地高校及部分考生不公平。

  虽说两地高校的正面冲突因教育部出面“和稀泥”而有所克制,但在招生桌底下,由两派学者组成的“声援团”之间却掀起了激烈的争辩。随便在网络搜索一下,与该话题相关的信息多达几十万条。持不同观点者形成两大对立阵营,言辞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近日凤凰卫视制作的一期访谈节目中,香港浸会大学的一位老师告诫北大学生,只有到香港就学,才会恍然觉悟“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而作为节目嘉宾的另一位北大知名教授则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称港校对内地学生的综合素质面试是“北大早就玩烂了的招数”。

  这场由港校内地招生所引发的“名校之争”,已演变成不同教育体制阵营的非理性“骂战”。在这当中,反思自身问题的少,相互抨击揭短的多,文人相轻的狭隘心态表露无遗,让人不禁有点担心——这样的教师,会培养出怎样的学生?

  客观地说,港校的大举介入,无论从促进内地教育体制改革上看,还是为莘莘学子提供更多成才途径上看,都不失为一件好事。这本是教育领域对外开放的正常变量,可惜其所引起的裂变、所释放的能量,却被延伸为非此即彼的粗暴价值判断。

  多招几个内地“状元”,香港的大学不见得就能一跃成为国际一流院校;少招几个优等生,北大、清华也不至于名誉扫地、尊严无存。说到底,一个名校是否“二流”化,绝非竞争对手能轻易“扫成”,应从大学精神的缺失与自身创造力的贫弱上去反省。

  愿港校“掐尖”引发的震荡,不要起于口舌之争,止于忿忿不平。风波过后,能在每一位关心教育发展的人们心中,留下一些思考。

  来源:大公报 作者: 郑曼玲(C001)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老乞丐用绳子牵住幼女在广州闹市沿街乞讨(图)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