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购物手机货不对版 商家称没质量问题 | ·北京电视购物投诉同比增3倍 |
·电视购物进军非实物领域 | ·橡果电视购物侵权被判赔50万 |
·橡果电视购物侵权判赔50万 | ·中央电视台进军电视购物产业 盈利不靠广 |
·海尔液晶电视机韩国尝鲜电视购物前景预 | ·广告铺天盖地投诉居高不下 电视购物维权 |
·广东电视购物业务洗牌 快乐购物顶替韩国 | ·化妆师曝电视购物广告造假:丰胸靠魔术胸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新闻提示
国家工商总局和广电总局要求,自8月1日起,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
“电视购物”是一个引起不少人反感的节目。千篇一律的煽动性口气,对部分产品功效的夸大,对正常电视节目的干扰,昂贵的价格,甚至还有虚假广告的嫌疑……所有这一切,已经在电视上出现十几年了。它给人带来疲劳与厌倦,甚至还会坑害信任它的人。说它具备“小广告”的特征一点也不为过。
可是整顿的通知刚一出台,就已经引起了一片叫苦声。有“业内人士”透露,全国每年“电视购物”类广告的投放量高达500亿元,其中医疗、丰胸、减肥、增高等产品的广告又占极高比例。这么一整顿,经销商和一些电视台的饭碗不都砸了吗?
其实,砸饭碗的并不是这一纸通知,而恰恰是“电视购物”自己,因为它存在着过多违法的嫌疑,也造成了不良后果。可以说,这么多的利润,是建立在对消费者和正常经济秩序的损害之上的,严格地说,叫“不义之财”。发这样的财,显然是要被砸的。所以说,“砸”的直接原因,就是行业的不自律,就是行业对自己的放纵。
追究起深层原因来,责任也有管理部门一份。“电视购物”出现十几年,电视广告出现的时间更长,为什么现在才下“急药”?难道在事情出现不良苗头的时候大家都没重视?或者造成的社会损害还不足以让管理者警觉?实际上,问题的根源还出现在多头管理上。电视购物频道的审批由广电系统负责,产品广告审核由工商系统负责,具体到某一广告,则存在着文件审查不严格、内容“打擦边球”甚至编造等问题。有的管理者甚至热衷于事后罚款而不是事前把关。所有这些,都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
这就好比一个孩子,小时候没有调教,或者调教方法不对,等长大了养成不良习惯了再想改,就得采取“叫停”这样的措施。因此,砸饭碗的原因,也有管理者的放任与“作为缓慢”。
事实上,“电视购物”作为一种有效的销售形式,在欧美十分风行,美国、韩国电视购物的销售额能占到国内零售总额的3%到5%,欧美一些电视商务频道的年销售额要以十几亿乃至几十亿美元来计算。而行业繁荣的前提,就是清晰的游戏规则带来的信誉。
希望通过这一次整顿,“电视购物”会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也希望管理者吸取教训,对“网上购物”等新鲜事物,也赶紧拿出一套规矩来,不要让它们再走“电视购物”的老路。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程赤兵)(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黑龙江一医院建立高额医疗费审查管理制度(图)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