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刘招华法庭上拒不认罪 希望重新鉴定被扣化学品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6-28 14:08:14  来源:东南快报 

毒枭刘招华9年逃亡调查 制造贩卖冰毒20吨(图)

刘招华被抓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毒枭刘招华9年逃亡调查 制造贩卖冰毒20吨(图)

刘招华第三任妻子李晓青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毒枭刘招华9年逃亡调查 制造贩卖冰毒20吨(图)

刘招华和他儿子在一起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刘招华案昨现新证据,检方称刘在主观上有制冰毒故意

   特派记者 程立葳 

  本报广州电 昨天下午5时20分,持续了两天的刘招华涉嫌制造、运输、贩卖毒品案庭审宣布休庭。

  据参与旁听庭审的家属介绍,昨天法庭辩论的焦点主要是,检察院指控的刘招华制造的18吨多物品到底是不是冰毒,律师认为此前的鉴定存在瑕疵,所以不能认定刘招华在制造冰毒。

  在昨天的法庭的举证质证阶段,公诉人移送了一些检察院未向法庭提交过的证据.经过两轮的法庭辩论后,被告人最后进行了陈述,刘招华向法庭提出了希望法庭对被扣押的化学物品进行重新鉴定的申请。合议庭对此将进行合议,将确定是否要进行鉴定。

  庭审:刘招华说他造的化学物品并不是刑法中指的冰毒

  昨日上午,公诉人移送了一些检察院未向法庭提交过的证据,其中有被告人为自己辩护的口供等。辩护律师认为这是比较重要的证据,因此在庭审过程中,被告方辩护律师不得不重新查阅案卷。

  昨日下午,庭审进入激烈的法庭辩论阶段,刘招华为自己做无罪的辩解,其他被告也为自己做无罪辩解。

  公诉人认为,从刘招华的供诉以及一系列证据可以证明,刘招华在主观上已经有制造冰毒的故意,客观上也实施了制造、运输、贩卖冰毒的行为。

  据参与旁听的知情人士透露,刘招华认为自己在福建和广东生产的是“盐酸左旋甲基苯丙胺”或“盐酸右旋甲基苯丙胺”。其辩称,“盐酸左旋甲基苯丙胺”或“盐酸右旋甲基苯丙胺”,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或者白色粉状晶体,溶于水,并且呈酸性;而“甲基苯丙胺”(冰毒),在常温下是透明的或无色油状液体,是不溶于水的。

  上述旁听者还告诉记者:“刘招华说,‘盐酸左旋甲基苯丙胺’或‘盐酸右旋甲基苯丙胺’与‘甲基苯丙胺’的分子式也完全不同,而根据刑法中的相关规定,冰毒是一种而不是一类。’因此,他认为自己合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我国管制的精神药品目录之内的。”

  公诉人认为,“甲基苯丙胺”已经包含了“盐酸左旋甲基苯丙胺”或“盐酸右旋甲基苯丙胺”,公诉人认为刑法中规定的毒品范围是无穷尽的,因此冰毒也包括“甲基苯丙胺”或“盐酸甲基苯丙胺”、“盐酸左旋甲基苯丙胺”或“盐酸右旋甲基苯丙胺”等。

  据了解,庭审过程中,刘招华显得比较镇定,一谈到化学物质,他就滔滔不绝。

  家人:感觉他至少瘦了20斤

  由于证人身份的缘故,刘招华的二姐刘月春昨天一整天依旧在法庭外等候。她对记者说,她已经10年没有见到弟弟了,直到前天在电视新闻里才看到了刘招华。“他瘦了好多,他原本180多斤的体重我现在感觉他至少瘦了20斤。”

  点击今日:大毒枭刘招华受审

  刘招华案最新进展

  大毒枭刘招华庭审结束 被押往看守所等待判决

  昨天下午5时20分,刘招华涉嫌制造18吨冰毒案庭审结束,被押往看守所等待一审判决...[全文]

  刘招华案休庭法院择日宣判

  昨日下午5时10分许,持续了两天的刘招华涉嫌制造、运输、贩卖毒品案第一次庭审宣布休庭,法庭将择日宣判...[全文]

  庭审焦点:化学品定性

  化学品定性成辩论焦点  

  刘招华制造的是否是冰毒成了法庭辩论的焦点。其家属则称,如果他们对法庭判决结果不服,将会协助刘招华提起上诉...[全文]

  “我造的不是冰毒是灭鼠剂”  

  刘招华声称自己制造的不是冰毒,而是另一种化学物品,目前可能应用于灭鼠剂等有关用途,而不是作为毒品使用的...[全文]

  刘招华的制毒人生路  

  1996年5月底,在福安市赛岐镇,刘招华的第一家冰毒工厂开工,首批生产出20~30千克冰毒。

  1997年,刘招华躲到三亚,并娶了第二个妻子。

  1998年,刘招华在广东普宁造出一吨多冰毒。

  1998年底,刘招华“转战”宁夏银川,生产了近30吨冰毒。

  1999年11月3日,刘招华回到广州,再次案发,骑自行车逃出广州。

  1999年底至2000年初,刘招华蛰伏在青岛一套民房中经营彩票。

  2000年,举家移居桂林漓江花园185号。

  2004年底,潜回福安老家。

  2005年3月5日被捕...              c016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春春

下一篇更精彩:上海人大政协介入房地产调控 监督政府落实政策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