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网吧无视禁令接纳未成年 老板称离开学生不赚钱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5-29 20:12:56  来源:http://news.sohu.com/ 

  在济南市网吧比较集中的山东师范大学东路,记者先后进入飞龙、翱翔、旭日红、异度空间、逍遥等5家网吧,发现网吧工作人员从不查询上网人员证件,任凭中小学生自由出入。

  网吧还想方设法暗中为未成年人开设“内室”。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东方鸿昌网吧有多间房屋,两间大厅和两间贵宾室专为成年人开设。绕过一条宽60厘米、长10多米的窄道,来到网吧的北面,记者发现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内室”,屋里摆设了大约80台电脑,放学后或周末假日,可以看到许多未成年人涌入这间“内室”,不受干扰地泡在网吧里。

  一位网吧经营者对记者说:“离开学生,网吧光靠成年人顾客是赚不到多少钱的。”

  监管远未到位

  有网吧经营者告诉记者,文化、公安等部门为了加强技术监管,相继推出了多种网吧管理软件,规定必须安装,以防止网吧通宵营业、屏蔽有害信息等。但是,使用这些软件经常造成电脑系统瘫痪或上网速度延滞,网吧业主只得偷偷卸载,结果既达不到统一有效管理目的,同时增加了运行成本。一些网吧业主无奈地说,只要你交了“安装费”就万事大吉了,装不装、用不用再也没人来管。如果拒不交安装费,这些部门就会今天查你一次,明天罚你一次。

  一些网吧业主说,文化、工商、公安、消防、教育、税务、技术监督等多个部门都在管理网吧,他们出台了各种政策,但许多政策表面上是“规范”,实际上是“收钱”。例如,有的消防部门规定网吧业主到指定的商店购买消防器材,否则不予颁发消防安全审核意见书;一些部门和地方成立的各类网吧协会要求所有网吧交费入会,但不少行业协会只是个摆设,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为了把增加的这些运营成本和“损失”补回来,许多网吧或多或少地使出各种“小动作”,私底下偷偷超时营业,或明目张胆地通宵营业,甚至无所顾忌地让未成年人进入。

  记者还发现,由于农村监管力量薄弱、技术监控手段跟不上,“黑网吧”正在一些农村地区滋生蔓延。在山东淄博市周村区的城乡接合部,工商管理人员发现,网吧业主利用靠近学校的方便条件,在未办理经营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开设了3家网吧,并容留未成年人上网。工商部门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并查扣了3家网吧的部分电脑。但是,这些网吧表面上“关门”,暗地里却和工商部门“捉迷藏”,工商管理人员一上班,他们就关门,工商管理人员一下班,他们就开门营业。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东方鸿昌网吧附近的居民忧心忡忡地说:“这些孩子沉迷网吧,基本上是放了学就跑过来,家长和老师怎么就不管管;政府下了那么多文件,怎么还是管不住?”

  《瞭望》文章:预防和矫治网瘾

  网络成瘾者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根治网瘾应疏重于堵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泽伟

  面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接受采访的专家指出,预防和矫治,是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重点所在。

  正视网瘾青少年比例

  目前,网络的使用者正逐年快速地增加,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1.11亿。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1%,其次是25~30岁的网民(19.3%)和18岁以下的网民(16.6%)。统计一下就可以看出来,30岁及以下的网民占到了网民总数的71%。

  来自多方面的信息表明,网民中的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的群体,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

  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绮云告诉《瞭望新闻周刊》,网络成瘾在我国青少年上网人群中确实存在,2002年福建师大的调查,2002年民盟北京市委的调查,2005年上海师范大学的调查,都说明在大学生和中学生中网瘾问题越来越严重。

  2005年暑假期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一次全面、深入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行动,说明网瘾在我国青少年上网人群中普遍存在,而且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人群中还相当严重。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网络调查的结果,这一比例更高,达到16.6%。

  “保护网瘾少年大行动”的发起者张春良,走访了全国260多家网吧,搜集了700多例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伤害案。他认为,实际上,由于玩网络游戏引发自杀、过度疲劳死以及因虚拟资产引起争斗等悲剧事件,近年来已层出不穷。

  找准网瘾的遏制关口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4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哪吒

下一篇更精彩:张庆黎同志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