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上海“地摊一族”增多 平时当白领闲时做小摊贩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1-5 11:59:43  来源:北青网 

年轻女子辞掉工作摆地摊 凭地摊日记走红网络(资料图片)

“如果我能回到从前,而且必须决定怎样谋生,那我不会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学者或老师,我宁愿做个水电工或摆地摊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75岁回顾其一生时,道出了自己的“地摊情结”:一种自由、热闹、并带有草根快乐的生活。显然,有“地摊情结”的并非爱因斯坦一人,沪上越来越多的白领女同样爱上了摆地摊。平时她们是公司忙忙碌碌的白领,而到了晚上或周末,她们则摇身变成了小“摊贩”。她们的口号是:在地摊中创业,享受单纯的快乐。

不要小看地摊生意,日本八佰伴创始人阿信女士,最早就是从地摊起家的。正是地摊生涯中累计的丰富经验和待人处事能力,让她得以成为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的创业女性楷模。

大四地摊情结的延续

发起“地摊一族”的白领女小吴,自称是在外企工作的小文员。小吴称,自己发起“地摊一族”的创意源自于大四时的地摊生活。“每年大四毕业生离校前,都会在校园组织地摊甩卖活动,我2003年离校前也成了‘地摊女’,加入了当时的地摊一族。”据小吴介绍,大四的地摊生活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可以在买卖中迅速认识,而最令她难忘的是她和其他摊主结下的友谊。

除了可以重温学生时代单纯的人际关系外,多一条“财路”也是小吴摆地摊的重要原因。“参加工作三年多了,都快成了忙碌的小‘工蜂’,空余时间想找个朋友聊天,不是她们临时有事,就是我又被拖过去加班了。我想改变现在单调的生活,所以两个月前我在网上发布了‘地摊一族’的征集贴,想不到一个月内就有20多名女性报名加入,这令我很意外。”

这些加入“地摊一族”的女性,各有各的目的:“Lily妈妈”一般都在双休日带着儿子摆摊,希望儿子体会赚钱的艰辛,属于“玩票”性质;“Cici”一般只卖自己设计的衣服,她觉得“地摊”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而“张mm”则是其中最有“理想”的一位,希望3年后上海主要的商业街上都有名为“地摊连锁”的店铺。

地摊一族如是说

针对前段日子网上走红的“地摊女郎日记”,小吴认为,日记中提及的辛酸并不及她们摆摊时遇到的难处。说起地摊经验谈,小吴说,要是在一个月前提及自己的地摊生涯,她说不定会哭,但现在已可以坦然应对。

“面子”、“尊严”是阻碍

担心摆摊时被熟人看见,害怕受人嘲笑,“面子关”是很多白领女摆摊的第一道难题。“后来我翻了翻资料,发现在国外摆地摊根本不是很丢脸的事,而以地摊起家的商人不在少数。”最具艺术细胞的Cici,用这样事例鼓励着“地摊女”跨出第一步,而Cici自己也带头喊出“瞧一瞧,看一看,这里的衣服真别致”的口号。

两个月下来,“地摊女”们逐渐克服了“面子关”。小吴说:“便宜货源、丢死人不偿命的叫卖及三寸不烂之舌,是摆摊的必备条件。

摆摊也有行规在热闹的夜市摆摊贩卖流行玩意,除了会做生意外,还要懂得遵守“行规”。小吴说,刚摆摊的那会儿,小吴她们想摆那里就那里,却在不经意间占了人家的位置。“新手抢了老手的地盘”,她们遭到了周边摊贩的不满和排挤。接下来的一周中,经常有人蹲在她们摊点的前面,什么也不买,却不停地将有意向的买主挤到旁边去。

慢慢地,小吴了解到摆摊也有行规:不准占旧人位,必要时要缴清洁费,看到争议不能多管闲事。

最怕“冲”摊和滞销摆地摊最怕两件事:一被“冲”摊,二货物滞销。“我们摆摊时,眼睛要四处观望,以免被城管抓住。”Cici说,为了避免被执法人员抓住后的尴尬,现在“地摊一族”打算将战场转移到大学附近,而不是在热闹的夜市内。“为此我们还特地咨询过执法人员,他们说,如果在公共道路等人流集中地段摆摊,妨碍了城市交通,肯定会被依法取缔。”

如何解决滞销问题,小吴动了一番脑筋:减价甩卖、买一送一等促销手段,甚至还托朋友买入滞销货。“当然卖给朋友的价格非常低廉,甚至低于我的成本价。”

摆地摊遭遇两难问题

“欧洲有露台文化,亚洲有摊贩文化。”上海社科院专家沈智在得知此事后表示,地摊文化向来是创意的集散地,他并不反对白领摆地摊的尝试,但是白领摆地摊依然争议重重:因为它可能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和公共秩序。“因为地摊往往摆在人流量较多的道路两旁,会影响居民和游客居住和出游,对上海城市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而如果让这些白领和小摊贩去规定地点设摊,小本生意的利润难以支付租金。摆摊的两难问题,会影响‘地摊一族’的发展。”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文体联姻 杨晨昨日娶亲(组图)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