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西方机构称06年中国军费开支达1220亿美元(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2-5 11:01:45  来源: 人民网(北京) 

歼10的高调曝光引来西方媒体的极大关注。
歼10的高调曝光引来西方媒体的极大关注。

当今年初中国媒体上充满“和谐社会”、“新农村”这些与民生关系极大的字眼时,西方媒体最近对中国的报道却突出了另外一批词:军费、导弹、新式战机……英国的一个智库星期三甚至说,中国2006年的军费达到1220亿美元。“算出”这个数字的“专家”大概不知道,它大约相当于中国当年全部财政预算支出的1/4。不会有一个中国人相信这个数字,因为它离中国人的实际感受实在太远了。另外西方媒体又在传说中国歼击机的一个新机种:“歼-14”,不仅说中国正在研制它,而且未来要用它对抗美国最先进的F-22“猛禽”战机。西方传媒一方面抱怨中国军事“不透明”,一方面又总能抖出些连中国专家都不清楚的“猛料”,到底哪种说法是真的,还真容易把人搞糊涂。

中国新战机挑战美国最先进战机?

自中国歼-10战机去年底亮相后,关于中国研发新战机的报道就成了西方不少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1月31日,法新社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希望获得新战机,引发地区军备竞赛”的文章。这篇发自台北的报道用一半左右的篇幅转引“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台湾空军军官”的话说,沈阳、成都两地正在研制“歼-13”和“歼-14”战机,称“歼-14将在2015年装备部队,其性能大大好于解放军空军现役的歼-10和苏-27战机,并以美国的F-22战斗机为假想敌”。众所周知,台湾军方发布信息的动机相当不纯,对大陆军力的描述经常很离谱,但通过法新社,台军的消息在西方迅速流传。1月31日,美国《防务新闻》网站转引了法新社这一消息。

1月31日出版的《简氏防务周刊》,则说中国研制了一种新型巡航导弹“东海-10(DH-10)”。文章称,这种巡航导弹以新型的H-6K轰炸机为发射平台,与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的大小和尺寸相似,并注重缩小了雷达横截面积。《简氏防务周刊》预测说,DH-10的射程为1500公里,H-6轰炸机作战半径为1800公里,更换了新型发动机的H-6K轰炸机作战半径则更远。文章还猜测中国巡航导弹技术的突破是依靠通过巴基斯坦获得的美制“战斧”巡航导弹,以及从乌克兰得到的俄制巡航导弹相关技术。

网上流传的中国巡航导弹照片
网上流传的中国巡航导弹照片
 
网友制作的CG图
网友制作的“歼-14”CG图

这篇关于“中国导弹”的报道,其依据不过是互联网上流传的一张模糊照片。仅凭这种似是而非的证据就妄猜中国的军事实力,以前也不是没有过,有的媒体还闹了笑话。德国《军事技术》杂志曾根据互联网上流传的所谓“中国下一代战机歼-14”的照片做了相当详细的分析,并得出结论认为,该机很大程度上是采用了号称第五代战机的俄罗斯“米格1.44”验证机的技术,但“歼-14”在隐形能力上逊于美国的F-22A战斗机。让德国人想不到的是,这张照片不过是中国业余军事爱好者用三维动画软件做出的计算机模型,因此所谓的对“歼-14”的分析也成了一个大笑话。

中国军费达1220亿美元?

中国的军费开支一直是西方热炒的话题,这两天,英国人替中国军队“算”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1220亿美元。在英国智囊机构国际战略研究所1月31日推出的《军事平衡2007》报告中,中国军费问题再度成为重要内容,报告所列数据相当耸人听闻。报告说,“去年,北京再次表明了希望使其军事实力和商业、外交等实力更为接近的决心”,称2006年中国军费据推算约为122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18.4%。报告称,尽管中国去年公布的国防开支没有这么多,但如果加上与军事相关的其他费用,实际数字是公布数字的3倍以上。报告还称,报告是用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进行换算的,用这种方法得出的中国2003年和2004年的数字均高出中国公布数据的1.7倍。报告还关注中国在军事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并称这让中美两国在安全领域可能面临新问题。

尽管报告表面上力图“公正客观”,较多地采用了学术语言,但其可信性实在令人质疑。拿军费来说,各国的军费构成都不一样,有的国家就不把养军人的成本计入军费,有的国家不把能源部分中与军事有关的巨大项目投入算在军费里……事实上,并没有统一的国际军费计算体系。而且,无论从国民人均、军人人均军费,还是从军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中国的国防投入都还非常低。

此外,这种报告到了一些媒体手里,立刻成为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的现成材料。2月1日,日本《产经新闻》、《每日新闻》等媒体纷纷称中国军费开支大幅增加。共同社在其报道中强调,报告算出的中国军事费用远远高出了日本的国防费用(411亿美元),并认为中国军费的迅速增加会使日本等周边国家加强戒备,对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西方抛“中国航母威胁论” 阻挠中国走向海洋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