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丽娜组联合国家庭 成骄傲母亲感谢皮 | ·联合国官员加沙遭袭 车身中11弹人员无 |
·联合国预测全球人口2050年将达到92亿 | |
·中国“铁嘴”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 ·联合国秘书长建议改革秘书处部分机构设 |
·联合国将登记以色列隔离墙给巴人造成的 | ·联合国候任秘书长潘基文将于14日宣誓就 |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辞职 | ·联合国公布年度最宜居住国排名 挪威名列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本报记者 孙继炼 田源
我们刚抵达黎巴嫩贝鲁特机场时,没想到来迎接我们的中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工兵营官兵当中,居然有两个金发碧眼、年轻漂亮的外国女郎。她们微笑着用汉语说出的一句“你们好,欢迎你们来中国营”,更让我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她们,或与中国维和官兵谈笑风生,或一起乘车外出执行任务。一打听,才知道她们是在中国营里工作的联合国雇员夏冰和莱娅小姐。
“我喜欢和中国军人一起工作,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曾经在中国学习过多年汉语,并在上海工作过的夏冰认真地说。尽管中国营所在地离她在贝鲁特的家很近,但是,夏冰却每天都住在军营里。“中国军人为我们家园的和平而来,中国营就是我的家。”的确,自从中国维和部队来到黎巴嫩,夏冰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天天与中国军人朝夕相处,她早已把中国军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快30岁的夏冰,因为忙于工作至今还是单身。有时,大家闲聊时问她:“想找一个什么样的老公?”她会笑着说:“找一个中国人吧!从中国军人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男人的许多优点。”每当看到中国军人刻苦学习外语的时候,夏冰总是像大姐一样,耐心地辅导他们。“没想到中国军人这么爱学习,而且学得很快,没来多久就能说好几种语言的问候语啦!”
春节期间正值周末,夏冰本来可以回去看看家人,但她却说自己要陪陪中国的小伙子们——“这么远来这里,他们比我更想念亲人啊!”除夕那天,她和中国维和官兵们一起联欢,吃了她一生中的第一顿中国年夜饭。大年初一那天,联合国驻黎维和部队司令以及各国友军代表来中国营拜年。一大早,夏冰就到门口迎接客人。她不是给客人沏茶点烟,就是陪他们聊天拉家常。会讲好几国语言的她,见到不同国籍的客人,都能熟练地打招呼,热情地介绍中国营的情况。大家开玩笑说,看她忙里忙外的样子,真有点儿像中国营里的“家庭主妇”呢!
与夏冰一样,莱娅也在中国学习过好多年,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现在,如果不是她那张洋面孔,不少人都会以为她是中国人。“只要中国维和军人在这里,我就会一直在中国营里工作。中国军人素质高,特别友善,特别懂礼貌,也特别尊重女性!”总是微笑着的莱娅常常这么对她的黎巴嫩朋友说。
莱娅常常和中国维和官兵一起出去执行任务,每次回来,她总是见人就说:“中国军人办事非常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而且效率很高。他们还乐于帮助别人。我们黎巴嫩当地百姓有困难时,总是首先想到中国军人。”于是,每次和中国官兵出去执行任务,莱娅总是热情地为中国小伙子们开展工作跑前跑后。前几天,莱娅随同工兵营的几个官兵去边境上排雷,在黎方一个边检站等候命令的时候,她不知跑到哪里弄来了当地的红茶,热情地招呼大家品尝。
“中国军人太辛苦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我们,让我非常感动。去年夏天,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抢修道路,救死扶伤,为难民提供帮助。杜照宇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和中国小伙子们一起工作,我感到很快乐,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莱娅说。
和平是人类的希望和追求。中国维和军人为和平而来,他们的无私奉献与孜孜努力,感动着夏冰和莱娅,也感动着所有黎巴嫩人。(本报贝鲁特2月25日电)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美国公司将向台湾提供70套机载终端设备(图)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