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美国称导弹防御系统一年内进入实战化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2-2 14:28:35  来源:人民网 

美国路基导弹防御系统发射拦截导弹

美国1月29日宣称其导弹防御系统将在一年内实现“实战化”,将帮助美国本土抵御来自敌方的导弹袭击。这是近年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进入实战的、最明确的时间表。

导弹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的战略威慑武器,也是一些中小国家能让大国“有所顾忌”的仅有手段。美国反导系统若真能奏效,全球政治军事形势必将出现“新的颤动”。有媒体30日报道称,美国的这一宣布标志着“美国前总统里根时代的‘星球大战’计划终于将成为现实”。里根那个著名的计划,将当年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推向了最高潮,同时也成为拖垮苏联的一个重要外部原因。不过,30日也立即有专家对美国的这一宣布提出质疑,认为美国的反导试验与实战条件相距甚远,“水分很大”,现有的技术不可能构成完备的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做上述宣布的目的主要是加强战略威慑,同时也是布什政府向美国纳税人的一种交差。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拦截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拦截示意图

美称导弹防御系统已经成熟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副局长奥赖利是在华盛顿新闻俱乐部介绍美国导弹防御体系的现状和发展时做上述表示的。他说,美国导弹防御体系将在一年内完全成熟,进入实战化。不过,当导弹防御体系实现实战化时,美国不会正式宣布,因为随着美国导弹防御技术不断成熟,实现实战化是迟早的事情。

奥赖利说,最近一些年来,朝鲜和伊朗在远程导弹方面的进展,加深了美国对可靠的导弹防御系统的需要。另外,去年夏天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之间的战争,同样也凸显了弹道导弹被“非国家力量”使用的危险性,因此,“我们必须防备所有突发事件”。

奥赖利称,从现在起到2007年底,美国导弹防御体系的重点将是防范可能来自“无赖国家”的导弹袭击,并扩大到对美国盟友的保护,加强它们防御短程导弹袭击的能力。从2008年开始,导弹防御体系的重点将是防范“非常规威胁”。

俄称“白杨-M”洲际导弹穿透美导弹防御系统的概率是60%-65%,未来将达87%

路透社报道称,1月26日,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末端高空防御系统”系统,成功拦截了一个从某驳船上发射的目标,这是该系统在夏威夷的“太平洋导弹靶场”的第一次试验。奥赖利称,自2000年以来,美国正在逐步建成一个包括海基和陆基拦截装置及X波段雷达系统在内的导弹防御体系。美国在阿拉斯加部署有14个拦截系统,在加利福尼亚州部署了2个,到2011年前,美国计划要在阿拉斯加部署大约40个拦截系统,并在加州部署4个。

奥赖利还称,美国和波兰已开始谈判在波境内部署10枚陆基拦截器问题,同时有关在捷克境内建立地面先进雷达站的谈判也在进行。当记者问及俄罗斯对此的反应时,奥赖利说,美国已就此同莫斯科对话,并要说服俄罗斯相信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也有利于俄。

拦截弹发射升空
拦截弹发射升空

俄考虑政治和军事应对

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前总统里根宣布“星球大战”计划以来,对于反导系统的可靠性,科学家及各国安全界一直议论纷纷。很多人认为,那是美国人想废掉世界所有国家“武功”的一种“狂想”。尽管近年来美国确实搞成了不少次导弹拦截试验,但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俄罗斯人对美国反导系统的嘲讽尤其尖刻。曾有俄评论家这样说,俄罗斯只要把当初锁在保险柜里为对付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弹道导弹对抗措施随便拿出一两项来,就能让布什的导弹防御系统失效。

美国宣称其导弹防御系统将在一年内实战化后,俄《论据与事实报》、《生意人报》、新政网等对美国迅速做出报道。俄外交部发言人卡梅宁指责美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是一个战略错误,称俄将考虑政治和军事建设方面的应对措施。

美军“宙斯盾”舰群发射防空导弹

据俄媒体报道,俄从2006年起就开始部署机动型“白杨-M”导弹系统,今年还将部署3套,到2015年总共将部署69套“白杨-M”,结合其他洲际导弹体系,足以突破任何反导系统。

俄罗斯战略核武器专家弗拉季米尔·舒姆巴索夫则认为,美称其导弹防御系统是为了对付朝鲜和伊朗等国,但矛盾的是,如果美国真想保护整个欧洲,包括乌克兰,美应努力部署部分反导系统到距离伊朗更近的地方,比如说土耳其,但现在美国却将反导系统部署到俄罗斯的门口,由此看来,美拉东欧国家和乌克兰搞反导合作并不像公开宣传的不针对俄,而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环球时报

美导弹防御局海基X波段(SBX)雷达自身动力航行测试[资料]
导弹防御局海基X波段(SBX)雷达自身动力航行测试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拦截弹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拦截弹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中国空降15军研制成功新型伞降训练模拟器(图)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