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清华教授预测:台湾当局今年极有可能“急独”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1-25 11:09:44  来源:人民网(北京)  

鼓吹“宪改”的台湾当局近来显得既急迫狂妄,又明显有些心虚。陈水扁幕僚长陈唐山近日发出“豪言壮语”,宣称为了“宪改”,台湾要不惜与美国翻脸,要准备跟美国“冲突一次”。但另一方面,台湾军方最近两天不断向媒体“爆料”,宣称大陆“瞄准台湾导弹激增”、“大陆先进战机进驻台海当面”,试图通过媒体“聚拢岛内人心”,向大陆施压。2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孙亚夫在美国旧金山重申,今年是制止“台独”的关键时期。大陆学者也都认为今年“很关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彭光谦少将说,大陆珍惜台海的和平稳定,但对“台独”势力可能冒险,大陆不存任何侥幸心理。到目前为止,反对“台独”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大陆的手中,今后也一定会这样。清华大学教授阎学通预测,今年陈水扁搞“急独”的概率“极高”,有可能在“台湾人口”和“领土面积”界定等政治性问题上要求进行“全民公决”。一旦如此,台湾当局必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歼10高调亮相
歼10高调亮相也在台湾岛内造成了轰动。

台媒又炒“大陆军事威胁”

尽管两岸目前都开始进入春节前的忙碌,但近几天台湾媒体关注大陆军事动向的报道又一下子多了起来。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渲染大陆的“导弹威胁”。台湾《联合报》22日以“900枚短程导弹瞄准台湾”为题报道说,美军消息源称,大陆瞄准台湾的短程导弹数目已增加到900枚,并强调“这一数字还在增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而且大陆可以攻击台湾的导弹具有多样性:从最简单的炮兵火箭到洲际弹道导弹,还有低飞的巡航导弹,可以从陆地、空中和海上各种渠道发射,“使台湾以导弹反导弹的效果大打折扣,几乎无效”。报道称,台湾“国防部”官员说,在这种情况下,台湾买900枚“爱国者”导弹来拦截都不够,而且台湾现在也没有这个财力。台湾目前能提供的导弹防御效果“不是实质,而是心理和政治层面”。该报另一篇文章称,美国智库兰德公司认为,台空军不可能“耐得住”大陆第一波导弹攻击和随之而来的空中打击。报道说,特别是大陆最新装备的类似美国“战斧”巡航导弹的“东海”导弹已开始服役,据美方掌握的情况分析,“东海”巡航导弹的性能不错,准确度可以打中台湾“特定建筑物”。《联合报》还称,台方近日通过判读美国卫星图片发现,大陆已在北京、上海和福建沿海部署了大量高性能的防空导弹,“显示大陆除强化攻势导弹瞄准台湾外,也建设防御性武器,防备外来攻击”。

另外,大陆的战机也再度引起台湾媒体的关注。台湾《中国时报》21日报道说,大陆计划量产先进战机,一些最先进战机已部署在浙江,台军称这种部署着眼于大陆东南沿海军力的提升,而且已在台空军战机的作战半径之外。

攻台导弹已经增至900多枚
攻台导弹已经增至900枚
 
“东海10”巡航导弹已经批量装备部队
“东海10”巡航导弹已经批量装备部队

台海走入关键一年

事实上,台军近来对大陆军情的高度关切与台湾政局动向密切相关。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宋国诚说,陈水扁已是个被绝大多数民众唾弃的“弱势总统”,但他很懂得权术的运用,知道自己掌握了“行政权”和很多资源,民进党里想要继续在政坛发展的人,就要听他的。但随着“国务机要费”弊案被审理,陈水扁的权位随时都会遭到强有力的挑战,为了保住权位,陈水扁需要“台独基本教义派”的支持来打击党内可能挑战他的势力。而后者会要求他在推动“台独”方面“有所作为”,当做交换条件。因此,陈水扁当局今年很可能采取激进的行为。如果陈水扁想推动“台独”,那么,强调“大陆军事威胁”,并以此为借口买更多的军备来“安心”也是必然选择。

台湾《中央日报》日前发表社论说,有关今后一年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中国大陆与美国出现了不同评估。美方预估未来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减少,但大陆则认为两岸关系今年面临严峻挑战,是非常危险的一年。“出现这样不同的评估,可能是因对陈水扁当局的认知不同”。社论说,以大陆和美国最关心的台湾“宪改”和“总统大选”为例,站在美方的立场,或许认为未来一年能像过去一样,通过对陈水扁施压来避免民进党的“宪改”草案出台。但对大陆而言,则缺乏如此乐观的气氛。《联合报》22日报道称,大陆国台办主任会议本周将在北京近郊举行,会议讨论的重点就是如何落实反“台独”行动。报道说,对于今年底台湾“立委”选举及明年3月“总统大选”,大陆评估民进党仍会拿两岸问题做文章;陈水扁更会加紧推动“制宪正名”,推动“法理台独”,因此只“防独”还不够,要大力“反独”。《中央日报》说,陈水扁动向难测,很可能让台湾面临多灾多难的一年。文章说,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基本上有两个盲点:“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前者指的是根深蒂固的“台独”心态;后者表示不知审时度势。另一方面,也不能低估陈水扁“成事不足”但“败事有余”的能力。就算陈水扁释出任何“善意”,以他一贯的变化无常,大陆也很难再对他抱有信任。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第100架F22隐形战机开始组装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