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军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军报批歪曲董存瑞事迹媒体 称中华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不是编剧创作出来的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26 16:25:30 来源:解放军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剧本完成后,董晓华将剧本交给了电影局领导陈荒煤,陈将剧本转到长影厂。在北京,我们与郭导演见了面,他对剧本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修改剧本时董晓华已进北京文学研究所学习,他与导演接触较多。郭导演并不了解我们对董存瑞进行的采访。

电影《董存瑞》拍摄完成后,我是1956年在广州市永汉电影院买票看的。电影拍摄得确实不错,郭导演很有功力,张良的表演非
常到位,看后让我激动了很长时间。电影后来获国家优秀影片奖,我们作为编剧,也获得了优秀剧本文学奖。

电影《董存瑞》是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的,英雄舍身炸碉堡的壮举是任何一个编剧、导演也创作不出来的。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董存瑞。

我在创作董存瑞系列作品时,始终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必须用董存瑞原名,必须表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壮举。别的可以艺术加工,这两个基本原则不能改变。电影《董存瑞》放映后,有人质疑董存瑞牺牲前喊的“为了新中国前进”是否真实。我说,这是我在写小说和电影剧本时的艺术加工,不是原话。至于《真实》一文说,这句话是导演写分镜头剧本时“故意编排”的,肯定是他弄错了,不值得较真,但是文章说董存瑞手托炸药包舍身炸碉堡的情景是“推测”出来的,这就无法让人接受了。我当时采访了十多位董存瑞事迹的见证者,他们说的情节甚至细节都基本一致,不可能是哪个人能编造出来的。再说,50多年过去了,真若有疑问,怎么能把悬案留到今天?有人说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的情景是“推测”出来的,实在让人愤慨和疑惑。

(刘国彬整理)(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总后勤部部长:从严治军重在从严治官
下一篇文章中国联合国观察员杜兆宇在以军轰炸中遇难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