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军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海外媒体:布什在普京伤口撒盐 俄
海外媒体:布什在普京伤口撒盐 俄
俄总统普京“请求”记者:不要再喂
俄农夫请求普京批准他与自己所养
普京下令重奖消灭巴萨耶夫的有功
普京答全球网民提问称俄主张建多
普京答全球网民提问称俄主张建多
普京总统之吻显爱心 今天将上网与
80万网民将与普京网聊 其个人生活

普京境外追杀令一石三鸟 提升民众对政府信心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19 15:38:15 来源:世界新闻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普京选择了公之于众的方式,就是为了昭告百姓,俄是有实力的大国,决不会坐视公民被害而无动于衷,更何况是被蓄意谋害的外交官!

俄联邦委员会7日以148票赞成,0票反对的结果一致通过决议,授予总统普京向海外派遣武装部队或特工人员打击恐怖分子的权力。普京业已下令俄特种部队采取一切措施找到并消灭杀害俄外交官的凶手。

俄此项
举动,意在巩固并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外交官属于国际受保护人员,其安全级别高于普通民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此次,外交官被杀激起俄罗斯民众强烈愤慨。普京必须有所作为,才能平息民愤,巩固民心。同时,得益于石油价格的走高,俄经济水平上升,国力发展较快,"大国梦"重新燃起。要想成为真正的大国,公民保护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标志。只有有能力保护公民、关心公民利益的政府,才能赢来老百姓切切实实的爱戴,也才能够切实展现自身实力,增强国家凝聚力。

普京总统无疑深谙此道。本来,特种部队以秘密行动见长,被称作“无名英雄”,根本没必要事前大张旗鼓加以宣传。悄悄派几个人潜入伊拉克或其他国家,伺机下手,得手后归队汇报,对俄特种兵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普京选择了公之于众的方式,就是为了昭告百姓,俄是有实力的大国,决不会坐视公民被害而无动于衷,更何况是被蓄意谋害的外交官!人们不会忘记,“9·11”之后,美国对阿富汗发动了战争;美驻肯尼亚使馆被炸后,美立即对“基地”工厂实施空袭;老布什受惊后,美对伊拉克进行新一轮空袭。如今,俄也步美后尘,要用行动向民众证明实力。

当然,这一举措跨越国界,必然会产生境外的一些影响。众所周知,外交官属于国际受保护人员,1973年12月14日,第28届联合国大会第3166号决议通过的《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称杀害外交代表构成"对各国间合作所必要的正常国际关系的维持的严重威胁",要求各缔约国按照本国刑法追凶严惩。如今,伊拉克处于美军控制下,俄却不仅没有敦促美军协助追凶,还动用本国特种部队直接行动,这表明,俄对美军维持下的安全环境已经彻底失望,视美军在伊存在为阻碍伊实现真正安全的障碍。

同时,此举对俄境内恐怖势力也有震慑作用。俄特种部队在境内与车臣恐怖分子的较量中早就一显身手,并曾采取特殊手段暗杀车臣匪首。然而,车臣武装分子一旦受到外国势力的庇护,逃往境外,往往得以喘息并伺机反扑。俄特种部队获得境外行动命令后,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单项复仇行动上,而是拥有了对一切危害俄国家利益的恐怖分子连续追杀的权力,威慑作用不小。

无论如何,俄外交官被害是一起令人震惊的屠杀。人们真诚地希望,俄的强力举措能够对防范恶性事件重演起到良性作用。

(本报特约评论员 姚芸竹)(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美国确认分两步向台出售8艘柴电潜艇
下一篇文章距中印边境最近的林芝机场试航成功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