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观点:收复台湾的施琅与阿纳德的左腿 | |||||
![]() 相信不少人读了此文会有颇多感慨,不妨争辩一番…… 施琅是不是民族英雄?!我要说说 近日,随着以清政府武力收复台湾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施琅大将军》在中央电视台晚间黄金时段的播出,在网上关于施琅的争论也火热起来。 正方说:施琅是民族英雄,收复台湾,功在千古。反方说:民族败类,无耻汉奸!说,施琅自称十七岁即作贼,南明隆武朝时参加了黄道周援助金声的义兵,因为黄道周不听其建议而出逃投靠郑芝龙,后随郑芝龙降清,在镇压广东抗清起义活动中罪恶累累。因为不得李成栋信任,自感前途无望,后来又投靠郑成功抗清义师,成为郑军的重要将领,但后因微嫌与郑成功发生矛盾,酿成父、弟被诛杀的大戾,又再次降清。南明永历帝死二十一年后,施琅灭掉了中国最后一个抗清基地台湾。施琅的一生,没有忠义观念,先做明人,再做清将,又做明人,复做清将,反复小人一个,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作为民族英雄? 坦白地说,我一贯并不喜欢很多热播的所谓“历史正剧”,觉得它对历史的篡改比戏说剧危害还大。但是,高举道德的杀威棒,斥施琅为“民族败类,无耻汉奸”,却也流于粗糙简单了。历史是复杂的、变幻的,而历史中的人更是矛盾的、多层面的。简单地给之戴上一顶“英雄”的桂冠,将之捧上天;或扣上一顶“汉奸”的大帽子,然后乱棍打死。都是不可取的。 这场争论倒让我想起了“阿纳德的左腿”。阿纳德是美国独立战争初期的名将,曾在与英军作战时左腿受伤,但后来却因名利之争而一怒投降了英军,成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最大的叛徒。可美国人后来还是为他塑了像,纪念他在战争初期的英雄业绩。不过美国人只塑了他为国负伤的左腿! 还有,美国的阿灵顿竖立着一尊著名的青铜塑像:旗帜插在硫磺岛上。描述的是六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冒着炮火,将美国国旗插上硫磺岛主峰山顶的场景。塑像完美地表现了将士们经过浴血苦战、夺取胜利那一光辉时刻的气氛,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与英勇阳刚之气的感染力,一向被认为是纪念二战的经典。中间拿着旗杆的那个士兵则被树立为英雄典型,但这位老兄后来出了不少丑闻,可美国人也没把这个士兵的塑像换一张脸。 我个人以为,这应该是对待历史人物、特别是复杂、矛盾人物时可资借鉴的态度。功过两分。我们要纪念的是:这个历史人物在这个历史时刻,于国于民有利的英雄行为。纪念此时此刻他们的勇气、他们的贡献、他们的牺牲。我们相信,这个行为是人类精神的闪耀,有助于教育后人,提升人性。这个历史人物在其他的历史时期做过什么,并不能抹杀他们在此时此刻的英雄行为。好比大汉奸汪精卫,他年少时刺杀清摄政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行为,还是值得钦佩的。当然,这并不等于我们要忘掉他在抗战时是一个大汉奸。 我的观点很简单:收复台湾的施琅,及上《恭陈台湾弃留疏》使台湾开府的施琅,和阿纳德的左腿一样,还是值得敬重的。c009 |
作者:乐毅 责任编辑:阿当
下一篇更精彩:日右翼开拍反映“神风特攻队”电影 鼓吹军国主义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