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军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美国计划在东京上空部署爱国者导
俄罗斯试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失败
中国博士舰长指挥新型导弹驱逐舰
台军报告:大陆784枚导弹七分钟内
孙必干:真主党导弹中国造没有根据
疑被中国导弹击伤的以色列护卫舰
美国评估导弹防御系统称拦截效果
美国担心台湾在敏感时期试射导弹
西方媒体诬称真主党用中国导弹炸
安理会通过关于朝鲜试射导弹问题

中国空空导弹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组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0-31 20:36:00 来源:东方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PL-9C翼展0.81米,弹重123公斤,弹头重12公斤,导引头最大离轴发射角30度,采用激光近炸引信,最大速度2.5马赫,最大射程16公里,最大使用过载40g。

身价近百万的PL-9C,使用时与PL-5E形成高低档搭配,其出色的抗干扰能力尤其值得称道。

首先,无线电引信换成激光近炸引信,提高了电子战条件下的命中率。在抗背景干扰方面
,该弹能向贴地低飞的目标,包括巡航导弹作有效攻击,甚至可攻击在地面刚开始发动而未起飞的飞机。

弹体内增加了DMP芯片,是PL-8/PL-9难以比拟的,以前若敌机改变红外线干扰弹投放规律,中国军方必须更换硬件即弹上逻辑固态电路板才能有效抗衡,效率极低。PL-9C只要以地面检测设备通过接口,把根据红外线干扰弹新投放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的新算法输入弹上电脑即可马上重上战场,故被空导院形象地称为柔性化、智慧化导弹。

根据一般常识,导弹性能提高1倍,战机综合作战效能提高4次方即16倍,若再配合头盔瞄准具或者改进雷达、火控系统,系统效能还能再提高2~4倍。即使落后的歼七、歼八战机,装备了该型导弹亦有能力在近战时击败F-15和F-16等强一代飞机,这对经费不足、整体空战效能改善长路漫漫的中国航空兵来说极具吸引力。

1999年3月,PL-9C样机抗干扰演示大获成功,军委决定将其从外销型纳入国家重点型号,命名为III型导弹,以区别于代号Ⅰ型的PL-8和Ⅱ型的PL-9。

2001年秋,作适应性改良的国内版在西北靶场两枚试射失败,之后进行了5个月攻关共解决十多处隐患。期间董秉印总设计师因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由今年65岁的金先仲接任总设计师,年轻的梁晓庚则自1997年秋已担任副总设计师。

2002年春,国内版PL-9C靶试成功,同年8月外销型定型,之后转入软件细部优化和零件质量稳定性改进。总设计师金先仲亦因长年有功于空空导弹研发,而荣获航空报国金奖。同年,还未定型的外销型少量出口巴基斯坦供空军测试,由于受美国军售禁运影响,操作介面与巴军AIM-9P相同但性能领先半代的PL-9C自然受到F-16机师的欢迎。据了解,PL-9的小双三角形鸭式舵就是参考巴方提供的AIM-9P,但外形差别较大。至于PL-9C的激光近炸引信,则有参考AIM-9P和其它国家提供的AIM-9L两个说法,不过最后都没有完全照抄,而国内版改进同样采纳了巴军经验。


美军的现役主力AIM-9M

经改进后的PL-9C成为中国第一款采用激光近炸引信和数字技术的智能化格斗弹,综合性能优于美军现役主力AIM-9M,抗干扰和迎头探测能力高于俄著名的R-37M2,该项目因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内版的抗干扰能力因软件更完善而有更佳表现,另有消息指空导院预研多年的双色(红外线加紫外线)导引头,已取代外销型的四单元红外导引头,令整体抗干扰能力更上一层楼,达到红外成像之前的点源红外导引头最高水平。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国FIM-92RNP“毒刺”地空/空空导弹外,还没有像PL-9C这种同时具备可编程序软件加双色导引头的正规空空导弹,相信这是空导院的自主知识产权军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PL-9C研制成功后,由于其导引头与PL-8具有互换性,能令后者性能大幅提升,这种升级版的型号就是目前主力的PL-8B。如果把国内版PL-9C的导引头模块用于PL-8B,性能会如何不难想像,由此可见,引进俄制R-73导弹根本无法取代国内西式导弹工业。

俄罗斯的R-73,注意其尾部的推力矢量装置
俄罗斯的R-73,注意其尾部的推力矢量装置
(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中国航天签3星3箭采购协议 总金额约20亿人民币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