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军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美国下最后通牒:台湾在秋天前必须通过军购案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0-29 14:01:27 来源:《东南快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拖延了长达5年的美国对台三项军购案因为“在野党”的反对迟迟不能进行,为此美国对台非常不满,26日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召开记者会,以正式下最后通牒的说法,要求台湾在秋天前必须通过军购案,李敖怒批,把杨苏棣驱逐出境。

无理通牒杨苏棣:秋天前通过

昨日,美国“在台协会新任处长”杨苏棣召开记者会,会中主题始终扣着军购案。他用罕见的强硬语气,以形同下最后通牒的说法,公开要求台湾在秋季前通过军购案,威胁“否则两岸军力将会严重失衡”。

杨苏棣在将近2个小时的记者会上,他至少说了不下10次“尽快通过军购案”!

甚至他还语气强硬地向反对军购案的阵营提出恐吓:“美国会密切注意军购议题的发展,看谁利用军购案搞个人的政治利益。”

杨苏棣还强烈暗示,说2008年,美国选出新总统,军售案变量大增,台湾很可能会失去获得武器的机会;而讲到2008,记者也关注,美方究竟如何看待近来向“独派”靠拢的陈水扁。杨苏棣声称:“事实上我们和陈水扁互动良好,并且我们希望维持这互动,到陈‘总统’任期届满为止。”

这话是不是意味支持陈水扁做到2008,杨苏棣没有响应,但耐人寻味的是,他暗损倒扁红衫军。杨苏棣说:“我发展出杨氏三和策略,和平、合‘法’、合‘宪’。”

隔海唱和美国会:台海失衡

美国国会和杨苏棣隔海一唱一和,本周在一份年度报告的初稿中声称:“台海军事平衡已经破坏,但台湾‘立法院’一再否决三项对美军购预算,已经造成台湾购置新武器系统的障碍。”

当局奴颜苏贞昌:应尽速通过军购案

美方对于在“立法院”受阻60次的军购案,明显而强烈地公然施压。

杨苏棣下通牒,吓得台“行政院长”苏贞昌奴颜表示:

“希望‘朝野’不分蓝绿,应让军购案尽快通过。希望‘在野’的政党,不要再挡军购预算了,谢谢。”

“立法院长”王金平则使了一个“拖刀计”:“会进一步讨论,审慎考虑,从长计议。”

义正词严宋楚瑜:民众反对凯子军购

对于美国就军购问题向台湾发出的最后通牒。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昨马上作出回应,他重申,亲民党反对凯子军购的立场从来没有改变过。他也反击美国说,美没有权利要求台湾在什么时候,应该要通过什么样的法案。宋楚瑜也强调,目前台湾的民众,绝大部分都是反对凯子军购的。

宋楚瑜说,国亲在上次“立法院”改选中诉求反对凯子军购,在那个民意下才当选、赢得“立法院”多数,如今不能背信、辜负人民所托。美国口口声声尊重台湾民主,就不能忽视主流民意,经过多项民调,民众还是反凯子军购,认为军购数量、价格不合理,疑有回扣。

宋楚瑜表示,他25日与杨苏棣会面时,表达出亲民党坚决反对凯子军购立场,美国不应该限期要“立法院”通过任何法案,台湾也没必要介入美国政治。

宋楚瑜说,2004年有时任“AIT”主席的夏馨公然与军火商、陈水扁“乔”军购,现在有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塔吉在替军火商斡旋,台湾不该卷入美国的国内政治之中,美国时值期中选举,不要只帮共和党的候选人。

宋楚瑜也提到,两岸问题不能单靠军事解决,只买几架反潜机也无法平衡军力,重点在于台湾不要刺激大陆,应该建立两岸和平架构。

愤起痛批李敖:把杨苏棣驱逐离台

无党籍“立委”李敖在杨苏棣召开记者会后,也出面痛批,表示军购案是台湾内部决定的事,不需要外人来插手。他认为杨苏棣下通牒的做法后没有礼貌,台湾应该把他驱逐离台。

之前才因为反军购而大闹“立法院”的李敖简直气炸了:“太莫名其妙了,美国地下大使杨苏棣,关你什么事情啊!我认为他非常无理,我要建议把他驱逐出境。”

另据报道,陈水扁当局为了挪出经费采买大量军备,大砍照顾老荣民预算。“行政院退辅会”2007年预算大幅减少50亿元,其中“荣民荣眷”健保补助被删除4亿元。退辅会估计,将有10万名以上老“荣民荣眷”受到影响。

美国民调逾6成:反对美出兵协台

根据美国一份最新出炉的民调显示,有超过6成的美国民众,反对出兵协助台湾。这是“芝加哥全球事务所”跟“日本协会”每两年一次的民意调查。这次调查显示,有高达61%的美国民众,反对美国出兵干预,只有32%的人赞成出兵,6%的人不确定。

这份民调显示,美国人认知也接受中国的快速崛起,倾向与中国维持友善关系,不愿意为了台湾当局,充当世界警察角色。综合剑啸等   (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中国空军完成首次成建制空中加受油训练(图)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