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军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8美军涉嫌滥杀伊平民将参加审前听
美军模拟未来战争 B2被某国中程导
731部队密谋“细菌战” 欲与驻日
美军咆哮者电子攻击机威胁中国沿
美军新战略:30天内可调集六个航
驻伊美军称3名美军士兵在伊拉克遭
最新解密档案揭秘越战美军罪行 平
奸杀伊少女美军士兵:来伊拉克就
美军提议建造小型航母 适应浅海作
驻日美军险些遭遇731部队大规模细

全球美军大练兵 五国海军联演截船(组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0-23 13:57:15 来源:青年参考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尽管驻韩美军司令一再声明,朝鲜核试后美军“一切如常”,但罕见密集的军事演习却显示,全球美军对朝鲜核试验的反应并不“正常”。从10月17日起到11月中旬,驻韩美军、驻日美军、海湾多国部队分别举行大规模有明显针对性的联合军演,其中最为抢眼的是炮兵远程射击、两栖登陆、联合截船。

美军多管火箭炮夜间演练
军多管火箭炮夜间演练[资料图]

美步2师炮轰“朝鲜远程大炮”

16日,驻韩美军第2步兵师发言人表示,该师直属的第15野战炮兵团第1营于17日在京畿道抱川市美军训练场举行实弹射击演习。这是驻韩美军在朝鲜核试验之后的第一次军事训练,因此倍受关注。第15炮兵团第1营现在是驻韩美军距离朝鲜人民军最近的一支作战部队,“全年365天处于高度战备状态”,自称“随时准备打击南下的朝鲜人民军”。

18日,第1营的两个炮兵大队在江源道铁原郡东松邑湖滨训练场向距离11.3公里外的京畿道涟川郡圣芭芭拉靶场进行了炮击。上午10时,随着一声巨响,首枚多管火箭炮发射。随后,多管火箭炮每两门一组,每组一次发射三枚,轮番发射。整个演习持续到下午5时。据现场的指挥官介绍,当天动用的多管火箭炮可以搭载包括导弹在内的多种弹药,射程从15至300公里不等,可压制140平方公里地区。

至于这次实弹射击的目的,说法颇为耐人寻味:美军步2师发言人稍早前表示:“朝鲜半岛局势极度紧张,训练很可能反映当前的状况。”然而,当火箭炮射击演练开始之前,步2师师长克沃斯基中将却委婉地表示,此次演练是每年都举行的“应对朝鲜远程火炮”的例行演练,“不是针对朝鲜核试验”。

的
朝鲜的远程炮兵力量[资料图]

美军远程多管火箭炮系统发射战术弹道导弹
美军远程多管火箭炮系统发射战术弹道导弹[资料图]

韩美联合登陆抢滩

19日,“2006年韩美联合沿岸登陆演习”在京畿道金浦市举行。

据韩国海军司令部提供的进一步详情透露,具体的演习地点是在金浦半岛和江华岛之间的艳花江圈。具体的参演部队是韩国的一个海军陆战连、韩国陆军、韩国海军和驻韩美军的海军陆战队,投入的武器装备包括30辆韩国产登陆突击装甲车,90余艘小型登陆艇、4架AH-64“阿帕奇”攻击用直升机和12架UH-60运输用直升机等共24架直升机。联合登陆演习的具体科目包括:韩国的水陆两栖装甲车实施海上突击,与地面部队联合作战。

美军空地协同瘫痪核武基地

10月20日,太平洋美军特种战部队和太平洋美国空军远征大队,将联合进行“瞬间瘫痪某国核武基地”的计算机模拟空地协同作战演习。

据驻韩美军《晨鸟报》18日披露,该演习“极其敏感,秘而不宣”,但太平洋美军特种战司令部和太平洋美国空军司令部的远征大队将在夏威夷举行计算机模拟演习,由两支部队的指挥与参谋人员参加。

“东方盾牌”磨合美日联合作战

18日,美军《太平洋星条旗报》披露,美日联合“东方盾牌2007”演习从16日开始到26日在日本的本州岛举行。该演习的目的是“磨合美日联合作战”。

据参加演习的军士长卢塞尔·巴塞特现场撰文报道,俄勒冈州国民警卫队第162团第2营的240名官兵与日本陆上自卫队第1空降旅第2营的350名官兵,参加了该演习。

双方将在一起演练直升机搜索、地面交通管制、单兵实弹射击以及封锁与搜索战术。

五国海军演练“截船”

据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发言人透露,20日至30日,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巴林海军将在海湾水域演练“截船”。此次演习的目的就是拦截经海路走私的“大规模杀伤性物资”。

对于该演习的意图,美国第五舰队发言人表示:“在演习期间,我们的拦截部队会登上扮演被拦截角色的英国海军战舰。这次演习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显示国际社会对我们截舰检查的支持。” (青年参考特约记者 雷怀)

 

美日的一次海上拦截演练[资料图]
美日的一次海上拦截演练[资料图]
(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美刊点名:台湾是可能发展核武器的五个地区之一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