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9-28 18:51:32  来源:QQ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多元统计分析、现代回归分析、随机过程及其应用、计量经济学、微分方程及其应用、密码学与编码技术、优化与算法、数值分析、组合数学、小波分析及其应用、模糊数学、智能计算等。

该专业授予理学硕士学位。毕业生可以在高等学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以在工业、农业、服务业所属各行业中就业。

大气科学

该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两个二级学科,是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长期以来,在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东亚季风系统、气候诊断、大气数值模拟等领域进行了持续。稳定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该学科已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独特、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在生态环境监测、GPS遥感水汽、卫星雷达遥感资料应用、大气雷电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新的学科研究方向。该学科有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14人,中科院大气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近10年来,该学科主要学术骨干作为项目负责人持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近5年来,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专题等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2项,科研项目级别高、经费充足。

大气科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科研和应用技能,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大气科学中的数学方法、高等大气动力学、高等天气学、高等大气物理学、全球变化、亚洲季风系统、气候变化及数值模拟、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及软件应用、现代天气诊断分析、中尺度气象学及数值模拟、青藏高原气象学进展、四维资料同化、大气科学前沿讲座等。

该专业授予理学硕士学位。毕业生既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在气象、民航、军队等部门从事高级专业技术和业务管理工作。

环境科学

该学科在环境系统分析、环境监测与评价、气候与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展了长期持续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稳定的研究方向。该专业具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近年来,该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余篇。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数值分析、大气环境学、高等环境化学、现代环境监测、环境系统分析、环境生态学、环境风险分析、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电化学、环境催化、环境规划学、水处理技术、环境遥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该专业授予理学硕士学位。毕业生既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在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相关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开发和业务管理工作。

信号与信息处理

该学科是我院传统优势学科,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高校“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该学科瞄准电子信息技术和大气科学交叉的应用学科领域,通过在气象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大气探测信息处理、通信系统与信号处理、信息获取与处理、图像信息处理、卫星遥感信息处理等方面开展的长期研究,在大气探测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卫星遥感信息处理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稳定的、独特优势的研究方向,并在传感器应用、通信技术、数字水印和医疗信息技术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研究。该学科有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30人。近年来,该学科承担了较多的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横向开发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电子通信类核心及一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0余篇。目前,该学科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40余项,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3页  1  2  3  4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四川理工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