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云南农业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9-27 19:11:53  来源:QQ 

云南农业大学是云南省唯一一所以农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38年,始为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3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列为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2001年被列为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5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

学校占地1732亩,校舍面积48.9万平方米,有较为完善的教学科研条件和32个校外实习基地,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已经建成千兆校园计算机网络,学校固定资产总值4亿多元。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449人,其中正高职94人,副高职346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292人;一批优秀教师入选云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行列。办学69年来已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农业科技人才,提供了一大批科技成果。目前,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3344人,留学生84人,成人教育学生6306人。

学校设有17个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动物科学、园林园艺、植物保护、资源与环境、烟草、食品科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工程、基础与信息工程、经济贸易、人文社会科学、外语、体育、龙润普洱茶、建筑工程、职业与继续教育)。有48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审批权、副教授任职资格审批权和外国留学生招生权。建有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以及云南省植物病理、动物营养与饲料、版纳微型猪近交系重点实验室, 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6个校级研究所。建有云南普洱茶国家级认证中心。

“十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60余项,合同经费2.14多亿元,其中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基金项目7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3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800余篇,其中在英国《Nature》杂志上全文发表1篇;获奖52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联合国粮农组织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国际杰出农业研究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版纳微型猪近交系选育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并通过专家鉴定;最先育成我国第一个粳型水稻不育系,先后育成18个滇型杂交水稻组合(品种);率先建立了国内最大的甘蔗野生种质资源圃;在猪的蛋白质营养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在国际上首先采用回—直肠吻合技术,测定了云南特有蛋白质饲料的猪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构建了氨基酸消化率数据库;选取育出了云南大河猪、滇南小耳猪、撒坝猪和武定乌骨鸡品系;成功研制了中草药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烟草病害防治取得重大突破。300余项科研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新增经济效益100余亿元。

多年来,学校注重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结合科教兴农,开展科技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获“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务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七七”扶贫攻坚先进单位等称号。

近年来,学校先后与英、美、日、荷、澳等国家的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聘请了116名省内外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知名专家、教授和院士担任客座教授,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在省委、省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社会各届的支持下,我校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把云南农业大学办好、办强、办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报考条件:按当年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执行。

2.2008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460人,各专业的招收人数为我校计划招生数,具体以当年教育部下达的指标为准。

3.专业目录中专业名称前带“★”者表示该专业为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08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