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中国计量学院2008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9-18 10:31:08  来源:QQ 

中国计量学院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含初试、复试参考书目)

中国计量学院14个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简介

一、学校简介

中国计量学院地处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点击查看杭州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市,是具有标准、计量、检测、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鲜明学科专业特色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位于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占地1580亩,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设施,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馆藏图书近200万册,长期订阅中外文期刊2800余种。

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部)和1个独立学院。现有工、管、法、文、理、经、哲、医(药)等八大学科门类中的39个本科专业, 拥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5000余人,研究生近300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800余名,其中有国家级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40%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82%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学校现有双聘院士2名,还聘请了两院资深院士王大珩等多位院士和知名专家、教授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定期来校讲学,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现在,学校已基本构成以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博士硕士为主体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注重培育学科特色。现有国家磁性材料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1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基地)2个、省级计量测试中心、省级生物检测中心等一大批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培养基地。学校还先后与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的科研院校及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建立了学术交流、师生互培关系。教学和科研设施能满足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需要。

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子项(合作)”、“九五”国家攀登计划子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子项目、国家“863”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务院部委和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等一大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

中国计量学院作为我国培养标准、计量、检测、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相关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熟悉本行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为行业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在为行业培养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尤其是标准、计量、检测、质量管理行业和军工系统的欢迎和好评。

2002年4月,李岚清副总理在视察我校时指出:“这是一所现代化的大学,一定要把它办好。”

当前,全校全体师生正为实现学校党代会提出的“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二、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考我校: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3. 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我校的考生,必须满足如下条件:①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及目前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并提供证明材料;②入学前已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2位);③修完本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8门以上,考试成绩合格,并提交进修学校提供的学习证明及成绩单;④已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有效期5年),改革后的四级考试通过分数线为425分;⑤复试时需加试两门业务课,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在取得复试资格后通知;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浙江林学院2008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