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江苏省委党校2008年攻读
招 生 简 章
我校地处人文汇萃的六朝古都南京市中心,是江苏省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培训基地和理论研究中心,拥有一支在省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为核心,阵容整齐、梯度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具备良好的教学设施和科研条件。
一、2008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14个,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7名,全部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生。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报名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a.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b.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c.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的人员;d.同等学力报考者须完成本专业本科段8门以上课程学习,或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三、复试除进行英语口语与阅读理解测试、综合素质面试外,另加试一门专业课。同等学力者复试前加试两门专业课,加试不合格者不参加复试。
四、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2007年10月10日——31日(具体以教育部规定为准)。
现场报名时间:2007年11月10日——14日(具体以教育部规定为准)
现场报名地点:各省(市)招办指定的报名点。
五、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和公平公正”的录取原则。
六、研究生导师的确定实行师生互选和协调统筹相结合的办法。
七、实行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制度,用于奖励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生,奖励面达30%以上。
单位代码:89632 地 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 邮政编码:210004
联系部门:研究生处 电 话(传真):025-84213850 联系人:杜小青 .
网址:http://www.sdx.js .cn Email: dxq9321@sina.com
三、专业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 注
001哲学教研部(84469988-5505)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01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人生观
02 发展哲学与中国现代化
03 思维哲学与创新方法
4
初试 : ① 101 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③ 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 411 中西哲学史
复试: 5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
①中国哲学史
②西方哲学史
002经济学教研部(84469988-5625)
020101政治经济学
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02 经济发展规律与江苏经济发展
03 经济运行机制与制度创新
4
初试 : ① 101 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③ 304 数学四④ 412 经济理论综合(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复试: 512 市场经济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
①西方经济学
②政治经济学
002经济学教研部(84469988-5625)
020202区域经济学
01 区域经济理论与江苏经济发展
02 区域经济理论与江苏经济国际化
03 技术创新与资源优化配置
4
初试: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③ 304 数学四④ 412 经济理论综合(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复试: 512 市场经济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
①西方经济学
②政治经济学
003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
( 84469988-5615)
020105世界经济
01 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
02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规律研究
03 国际投融资研究
4
初试:① 101 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 ③ 304 数学四 ④ 412 经济理论综合(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复试: 513 世界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
①西方经济学
②政治经济学
004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84469988-5503)
020201国民经济学
01 国民经济运行与调节研究
02 国民经济运行与制度创新研究
03 国民经济运行与资本运营研究
4
初试:① 101 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 ③ 304 数学四 ④ 412 经济理论综合(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复试: 514 国民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
①西方经济学
②政治经济学
005法政教研部(84469988-5515)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1 宪法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02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基础理论
03 基层政权建设与村民自治
4
初试:① 101 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③ 312 宪法学④ 413 行政法学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