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南京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设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三个硕士点,体育人文社会学与运动人体科学为省级
2008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50名(以正式批准计划数为准),欢迎体育专业和热爱体育事业的医学、理工以及应用文科等专业的毕业生报考。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学生(指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两年或两年以上,即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须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一篇以上。同等学力者在复试时还需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笔试;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5、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者可适当放宽;
6、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报名:
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报名时间及网址等相关要求以教育部当年通知为准。
三、考试时间
以教育部当年通知为准,具体见准考证上规定日程。
四、录取
以教育部当年录取工作文件要求为准。
五、注意事项
1、考生在网上填写信息时必须认真、准确。
2、为方便我院与考生联系,考生通过网上报名填写信息时,一定要认真填写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及长期联系电话(固定电话及手机),以便准确发放准考证、复试通知、录取通知等材料。
南京体育学院2008年攻读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01体育事业发展与管理
02体育产业经济与运营
03体育文化与传播
|
暂定 15人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1体育学综合 ⑤复试科目: 01方向:511体育管理学 02方向:512 体育产业 03方向:513体育新闻学 | 有体育运动实践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 |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01运动营养与机能评定 02 运动健身评价与指导 03运动生物力学 04训练监控及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 暂定 12人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2人体运动学综合 ⑤复试科目: 01、02方向:521生物化学(含运动生物化学) 03方向:522运动生物力学 04方向:523运动医学 | 有生物、医学教育背景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 |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1 体操教学与训练 02足球教学与训练 03篮球教学与训练 04武术教学与训练 05田径(体能)教学与训练 06小球教学与训练 | 暂定 23人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3体育学综合
⑤复试科目
531运动训练学 |
报考本专业的考生专项技术需接近二级运动员水平或有较强的专项背景。 本专业须复试相关的体育专项技术。 |
考 试 科 目 | 参 考 书 目 | 出版社名称与出版时间 | 作 者 |
611体育学综合 | 《体育理论基本教程》 |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 | 周西宽主编 |
《体育史》(第2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 谭华主编 | |
612人体运动学综合 | 《运动生理学》(第1版) |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 | 王瑞元主编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
《运动解剖学》(第2版) |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 | 胡声宇主编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 |
613体育学综合 | 《体育理论基本教程》 |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 | 周西宽主编 |
《教育学》(第2版) | 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 | 鲁洁主编 | |
511体育管理学 | 《实用体育管理学》 |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 | 体育院校专业教材 |
512体育产业 | 《体育产业》(第1版) |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 | 鲍明晓著 |
513体育新闻学 | 《体育新闻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 郝勤主编 |
521生物化学 (含运动生物化学) | 《生物化学》(第5版) 《运动生物化学》(第1版) |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 周爱儒主编 张蕴琨主编 |
522 运动生物力学 | 《运动生物力学》(第1版) |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 |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
523运动医学 | 《运动医学》(第1版) |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 |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
531运动训练学 | 《运动训练学》(第2版) |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 |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