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9-16 22:38:05  来源:QQ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集医学科研、临床医疗、疾病控制、研究生教育、科技支撑等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科研机构。下属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职业病医院)、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暨医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山东省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暨医院、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等13个专业研究所(院)。现有在职职工2195人,专业技术人员193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71人,具有博、硕士学位学历的35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或奖励的优秀科技人员66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专家)2人。25位两院院士和37位国际著名外籍专家担任顾问、客座教授。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卫生部重点实验室、2个山东省高水平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7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9个院重点学科、6个院特色专科、3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7个联合博士学位授予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是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位。1981年以来,先后承担科研项目1423项,获奖70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9项。与世界6大洲30多个国家建立了有效的科技合作关系。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始于1979年,是1981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可开展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现有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基础医学,和20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包括: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放射医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内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眼科学、肿瘤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情报学。另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眼科学、肿瘤学、内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7个学科与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142人。在学科设置及培养规模方面,位居全国省级科研机构前列。

一、招生计划:2008年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有17个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拟招收131人,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2008年我院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全部为公费计划。

二、学历要求: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三)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院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同等学力考生报考须达到以下要求:

1、报考专业须为专科或专升本所学专业,不允许跨专业报考;

2、已修完报考专业大学本科6门以上主干课程(不包括公共课),且成绩合格(需出具由自考、函授或进修院校教务部门盖章的成绩单);

3、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合格或成绩达到425分以上,提供合格证书或成绩单。

4、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在网上报名前携带(或寄送)以上证明材料和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证到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心确认报考资格,未经确认资格的同等学力考生将不发放准考证。

5、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三、招生专业和考试科目:

2008年我院招生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考试科目及参考书请查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

四、复试:具体方案在初试后公布。包括英语水平测试和专业课考试。考试形式为笔试和面试,专业课考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的备注栏。

五、体检要求:考生年龄不超过40周岁;身体健康状况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鉴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及肢体残障者,不宜报考本院医学类各专业。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