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重庆邮电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9-16 10:28:40  来源:QQ 

学校毕业研究生一直供不应求,他们大多工作在国内外知名的通信和计算机行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以及政府机关,他们充分发挥技术专长,有的成为学术和技术骨干,有的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用人单位对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华为”、“长飞”等企业在学校设立了研究生奖学金,对学习成绩优秀和科研能力突出的研究生给予奖励。学校为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多出成果,专门设立了“研究生优秀奖学金”,最高金额达12000元/人.年。

学校与国内外许多著名院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邮政及其在西南、中南地区的分支机构等信息运营企业,与大唐电信、中兴通信、华为公司、普天集团等信息产品制造企业,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4所、第26所、第44所等信息行业的科研院所以及四联集团、中药研究院、重庆社科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长期和牢固的产学研合作办学关系。学校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加拿大、荷兰、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香港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国外高校专家学者经常来学校讲学、执教、开展合作研究,多次主办或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并多次接待国外政要、商界精英、著名专家学者来访。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韩国仁和大学、鲜文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4所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每年选拔部分研究生到对方交流学习。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之一,21世纪初的二十年将是世界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二十年,也是信息产业大有作为的二十年,这给重庆邮电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各地考生报考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

专业简介

1、诉讼法学(030106)

重庆邮电大学诉讼法学学科点,是以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诉讼法学理论和诉讼制度为基本平台的学校重点发展的法学学科。诉讼法学学科点依托重庆邮电大学的信息科学人才和技术优势,以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诉讼行为的法律规制为重点研究对象,在与信息网络有关的电子证据、网络诉讼、网络行为的司法调查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不同于其他高校诉讼法学学科的信息网络特色。除有一批专门从事诉讼法学、证据理论研究的法学专家外,本学科点还有一批从事计算机网络及其安全、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测和检测技术、电子证据的提取和认定等相关理论和实务研究的教授、博士。依托学校已经拥有的在国际、国内较为领先的信息技术学科和实验网络的技术和设备条件,本学科点建立了信息安全实验室和以计算机、生物基因为主要鉴定方向的司法鉴定中心。

本学科点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法治国家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比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诉讼法学知识;熟悉网络诉讼、网络信息司法认证、电子证据等专业领域的法学知识和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独立进行诉讼法学科研工作;毕业后能胜任诉讼法学教学、科学研究,特别是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证据和诉讼法学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的立法、司法等实务工作。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行政诉讼法学研究、外国诉讼法学研究、证据法学理论研究、刑事侦查与物证技术、网络诉讼专题研究、黑客分析与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工具、密码技术、网络犯罪侦查、电子证据专题研究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它们对社会实践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点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并在科技哲学、信息文化、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本学科组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本新闻共7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4  5  6  7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重庆工商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