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西南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9-16 10:24:31  来源:QQ 

(三)取得复试资格的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大学本科课程,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除在本专业目录中特别的注明以外,复试科目及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科目均由招生学院(研究所、中心)确定。

(四)我校可以单独考试方式招收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及安排与教育部对单考生的要求相同,报名、考试均在我校。

(五)我校可面向“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享受西部政策待遇的民族自治地方和需要特别支持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以及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础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育和管理人员”招收一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该项工作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特殊措施进行。热烈欢迎符合条件的考生报考。

(六)研招办不提供考研资料及参考书籍,请大家按本目录中的参考书目自行准备,也可向招生学院(研究所、中心)咨询。去年的专业试题可从我校研招网(http://yanzhao.swu.edu.cn)免费下载。

(七)报名方式、时间及地点

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生先在网报时间内登录到指定的全国统一网报网站(http://yz.chsi.com.cn/)提交本人的报名信息、选择方便的报考点,再在现场报名时间内带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网报号、报考费到网报时所选择的报考点缴费、电子照相、确认报名信息。

网 报 时 间:约为10月1日—31日,具体时间以教育部规定为准。

现场报名时间:约为2007年11月10日—11月14日,具体时间以教育部规定为准。

初 试 时 间:2008年春节前2周左右,具体时间见准考证。

(八)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的报名、考试均在我校。

(九)本专业目录的最终解释权归西南大学研招办。

(十)咨询电话:023-68252456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anzhao.swu.edu.cn

硕士研究生招考问答

一、在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否为最终录取人数?

由于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在招生前一年的六、七月份编制,而招生计划要在招生当年年初才由教育部下达,因此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招生人数是一个相对参考数据,各专业、方向的实际招生人数视教育部下达给我校的招生指标及报名、考试情况而定。

二、招生单位招生指标中的国家计划、委托培养、自筹经费是什么意思?贵校每年国家计划的比例大约是多少?录取时如何确定?

教育部下达给每个研究生招生单位的招生指标(总规模)由国家计划内(含统分、定向培养两种培养方式,不需要学员或送培单位缴培养费)、自筹经费(需要学员向招生单位缴培养费)、委托培养(需要送培单位向招生单位缴培养费)组成,他们都属于国家计划招生,都须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核和选拔。

从历年教育部下达给我校的招生指标来看,我校国家计划约占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从2004年开始国家已进行研究生教育缴费的试点工作,随着研究生教育经费分担制的逐步实施,研究生实行缴费上学终将成为必然。

录取时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根据考生的初试、复试及面试等情况,确定考生的录取类别。

三、贵校可否向考生提供专业目录中所列出的参考书目和往年的考研试题?

在专业目录中我们向考生提供了由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提供的参考书目,考生可按此目录到书店购买,也可向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咨询。参考书目仅供考生复习时参考,不是考试范围。考生也可直接从我校研招网上下载2007年的专业试题。

四、贵校是否开办考研复习班?

目前我校不举办各类考研辅导班。

五、贵校的录取分数线与教育部所划的复试最低控制线分数有何不同?

到目前为此,我校执行教育部划定的复试最低控制线。各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专业可根据本单位、本专业的报考情况,在不低于教育部最低控制线的情况下制定自己的实际复试、录取线。

六、贵校复试时按多大比例进行淘汰?历年的研究生录取比例是多少?

按教育部要求,我校总体上约按120%的比例进行复试,各学院(研究所、中心)、专业根据报名、考试情况的不同而略微有所差别。

随着近几年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大增加,每年的增长幅度均超过全国平均增长率,录取比例也高于全国平均。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4  5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