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2008 年首都医科大学招收计划内、计划外(包括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推荐免试生、资返生、单独考试硕士学位研究生共500 名。
查看招生简章原文
查看招生目录(pdf版本,请用adobe reader阅读)
一、报考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再次报考硕士研究生,只能以委托培养形式报考。
4、专升(转、接)本等专科起点续读本科的应届毕业生和成人教育本科应届毕业生,报考我校,需同时符合以下要求:1)修完报考专业大学本科全部必修课程,并提交学习学校提供的学习证明及成绩单。2)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及目前从事专业相近,并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以上。3)获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若为省部级,要求一等奖排序前3 名,二等奖前2名。三等奖第1 名,国家级科研成果奖不限名次。4)复试时加试两门业务课,加试科目在取得复试资格后通知。5)在复试前必须有国家承认学历、学位证书否则不能录取。
5、部分专业要求考生具备国家医师资格证书(专业目录中备注栏内有“※”标注)。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报考眼科学专业要求裸视视力不能差于4.0 ,不能无立体视觉。
7、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复试时要求提供该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调取档案不能录取,责任由考生承担。
8、年龄一般不超过40 岁(1967 年9 月1 日以前出生)。(委托、定向培养不受年龄限制)
二、我校接收教育部重点院校医学专业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教育部重点院校医学专业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3、本科阶段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成绩优秀、平均成绩85 分以上,年级排名位于年级总人数前10% 。4、学习勤奋、刻苦扎实、思维敏捷、作风严谨、有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整体素质好,获得一、二等奖学金次数在2 次以上。5、在校期间参加过校外科研活动小组,同等条件下有论文发表者优先考虑。6、英语考试通过大学英语六级。(2006 年以后的英语六级成绩要求参看首都医科大学网站)7、在校期间未曾受过任何处分。
接收推荐免试生导师及具体申请办法可于9 月20 日后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页http://yjs.ccmu.edu.cn 进行查询。
三、若考生选择可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的专业(目录中有◇标识)报考,符合以下条件经过遴选可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
1、具有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有团结协作精神。
2、当年参加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合格后被录取,英语成绩高于当年我校分数线5 分,总分高于我校分数线20 分。
3、英语通过大学英语六级,取得合格证书,2007 年以后的英语六级成绩要求参看首都医科大学网站。
4、同等条件下,优秀奖学金获得者优先考虑。
四、单独考试详见我校《单独考试招生简章》
五、报名
1、符合我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报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2、2008 年硕士研究生的报名将采取网上报名的形式,考生届时按教育部要求的时间网上报名。请考生注意关注教育部公布的200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及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页。
3、凡报考首都医科大学的考生完成报名手续后,于2007 年11 月登陆我校招生办公室网页进行报名信息的确认,以保证取得准考资格。
六、入学考试
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级和复试两部分。根据教育部规定,2008 年我校授予医学、教育学学位的专业,初试考试科目为三门,总分500 分;授予理学和工学的专业,初试考试科目为四门,总分500 分,具体专业的考试科目设置见招生目录。
1、初试初试时间为2008 年1 月。招生学院(所)、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及其相关说明请见招生专业目录。
1)报考我校的考生,政治和外国语科目为全国统一考试,外国语一律考英语。
2)综合考试
3)工学、理学第四门基础课考试
2、复试
1)复试时间一般为2008 年4 月-5 月。
2)我校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复试基本分数及我校考生的初试情况制订首都医科大学复试分数线。达到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加复试。
3)复试由各院(所)组织,复试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