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08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9-15 14:00:17  来源:QQ 

430072        湖北省 武汉点击查看武汉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市 珞珈山

武汉大学×××院(系)×××班(信箱或者宿舍)

张 三 (收)

北京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招办

100101

(四)遗传发育所对考生的报考材料进行审核,为初步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核发准考证。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

五、 考试

(一)初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日期:以教育部公布的考试日期为准。

3、初试科目与分值(闭卷笔试):

各专业统考政治理论和英语(不含听力)外,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考试科目如下:

遗传学专业、发育生物学专业、细胞生物学专业的考生统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

生物信息学专业:数学(一)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系统结构或遗传学。

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

政治理论和英语科目的满分值各为100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学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科目的分值各为150分。

4、命题单位:

政治理论、英语和数学(一)的试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试题由中国科技大学命题;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试题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统一制订。

5、初试地点: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上标注的地点为准。

6、初试成绩遗传发育所上网公布,同时向考生寄发成绩单(以此为准,注意查收)。

(二)复试(含英语听力)

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复试线并上网公布。同时通知参加复试的考生。

重点考察考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潜力和创造性、是否具备硕士或硕博连读生培养的潜能。

1、将由五名以上指导教师组成的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复试。参加复试的考生总数原则上不低于遗传发育所招收考生规模的120%左右掌握。

2、复试包括业务素质和英语:

① 业务素质复试(口试):重点考查考生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工作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科研道德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以及大学学习情况和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以及考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等,了解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潜力和创造性。

② 英语听力、口语、阅读测试:主要考核考生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进行听说交际和专业文献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3、考生在复试时需提交如下材料:

① 往届生需携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提交证书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查验学生证)。

② 思想政治品德鉴定表(加盖党组织公章并密封)

③ 应届生需交本科期间成绩单原件(加盖教务处或院系公章),往届生可交复印件(必须加盖人事部门公章)。

④ 各种获奖证书、英语水平的成绩证明或证书、专业技能相关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⑤ 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科研成果及其它原创性工作成果的证明材料原件或复印件;

⑥ 填写《个人基本情况》的电子板于复试前四天发至 yzb@genetics.ac.cn)

⑦ 其它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⑧ 在职生参加复试时应提供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

⑨ 5分钟的科研工作报告PPT电子版(携带优盘)。

4、同等学力考生,加试2门不与初试科目相同的本科主干课程(笔试)。考试时间每门为3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

六、 体格检查

遗传发育所统一组织考生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格检查。

七、 录取 

遗传发育所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思想政治表现和学习成绩、业务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状况,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拟定录取名单。其中复试不及格考生不予录取。

参加统考的考生可被录取为非定向或定向委培硕士生。

定向委培考生在录取前必须向遗传发育所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同时提交本人与所在单位和遗传发育所三方签署的定向培养合同(就读期间必须保证全脱产,毕业回原单位)。

被录取考生必须与遗传发育所签署协议书并寄至遗传发育所研招办。

2007年6月初遗传发育所将对已完成提供"思想政治品德鉴定表"、"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调档、协议书和合同(定向生)签约工作的考生寄发录取通知书,未按要求履行手续的考生视作自愿放弃录取资额,遗传发育所不再保留其录取资格。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中科院国家天文台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