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特殊的保送制度不能无监管地泛用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7-10 11:09:58  来源:百灵网 

 □何仁军

  北京大学2008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保送生数量占计划招生名额的50%至80%。根据北大规定,只有全国重点大学的应届生才有资格获得推荐。政策甫一出台便引发争议,让很多来自普通高校的学生感觉“很不公平”。而北大方面表示,“有些学生很会考试,但实际水平确实不行。”认为这么做是希望招收更高水平的学生。

  在笔者看来,北大的解释是没有说服力的。在国民学历教育中,在统考制度没有取消的语境下,分数仍然是一项硬指标。笔者并不是说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没有问题,但至少在今天,它仍然是一项公平制度。相比保送制度,统考要过硬得多,毕竟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而在当前高校保送程序并未健全,对学生评价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高校一些部门拥有过大自由裁量权。相对来说,学生较单纯,尚且掌握的资源有限,对学校监督往往乏力。这样缺乏有效监管的保送制度,是更加容易导致腐败和不公的。

  对北大来说,有的学生会考试,但实际水平不高是他们青睐保送生的理由。笔者承认高分低能的情况,但也不能说低分的才是“高能”的吧?既然认为保送生水平高,那为何不能让他们和其他考生一起参加考试呢?真金不怕火炼。如果真如北大说的,保送生质量更高,倒不如让他们和其他考生一样参加统考,比试比试。

  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保送制度一直以来都存在。笔者以为,设立保送制度的合理动因应该是让那些在某一方面特别优秀,但参加统考可能过不了关的考生,有机会进一步得到深造。譬如某科获得国际国内大奖、体育健将、见义勇为大学生等,也就是说,保送制度原本是为这些可能无法顺利通过统考的考生设立的,而不是为北大所谓的全面优秀学生设立的。

  是骡子是马,遛一遛就知道。在笔者看来,保送范围是有特定对象的,应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如果将一种特殊的制度扩大化,且缺乏监管,不仅会挑战主流的统考公平,也势必有陷入腐败的危险。(C001)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四年费用四五十万港元报考香港高校门槛高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