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中国恢复高考已经30周年 高考改革在阵痛中推进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5-20 15:28:26  来源:中国网  

这项改革措施使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利,为学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拓展了空间。2004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扩大到28所,2005年扩大到42所,2006年扩大到了53所。

虽然53所学校和5%的自主招生计划决定权是一个很小的比例,但这项改革增加了招生选才的渠道,有利于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的多元机制。同时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除了对优秀学生进行的招生探索外,自主招生还在大专层次的高职院校进行了改革试验。这一改革对高考总成绩不高、第一志愿不能被录取、有可能被调配录取到不中意的专业的学生,具有十分积极的教育导向作用。2006年,北京和上海在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实行了学校自主命题的笔试+面试,从而自主确定录取结果,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选拔录取。2007年,高职招生改革的范围继续扩大。

同年,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开始在更大比例上进行自主招生。

高考招生方式的改革是大家最为关心的改革之一。多年来社会直观的感觉好像是高考始终未敢触及“大一统”的方式,即便实施了分省命题,仍未能摆脱纸笔测验形式和区域内的“大一统”。这主要因为大规模纸笔测验的优势,能够对考生的共性问题进行测量。自主招生和保送生是针对高考文化课成绩较高或较低学生开展的,都是针对学生特殊才能的考察。应该说,进一步扩大多元化选拔、多样化录取是今后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

30年来,高考改革的可圈可点之处还有很多,如标准化考试改革:从传统考试到现代教育测量;如考试科目改革:从“3+2”到“3+X”……尽管如此,每年几乎牵动全社会的高考受到的各式各样指责似乎一直不曾减少,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人们对高考的期望值和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亦可视为一种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高考改革有自身的需要和动力,但最终动力,来自教育和社会的变革。臧铁军(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我市狠抓考风考纪 24考场实行电子监控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