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全国每年40万准大学生不报到 专家质疑录取原则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5-15 11:13:28  来源:新华网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研一学生王琳说,“其实,现在的高考招生制度,学生报考的时候看似在自由选择高校,但是这种选择的权利是很有限的,高考录取的主动权还是在高校手里。再者,现在大部分省市的报考方式还都是考生在考前填报,如果考生志愿没有填好,说不准就会失去入学资格。”

熊丙奇认为,按照我国目前实行的集中分批次按志愿优先的高考录取原则,一个学生只能拿到一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大大制约了学生的学校选择权;也正是这种制度,使得学生如果在一所高校录取不成功,就几乎失去了其他高校的录取机会,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熊丙奇同时认为,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把学生放弃就读归结为学生不诚信,还由此出台限制措施,是高等教育长期习惯了垄断地位、没有市场竞争意识的表现。高校的当务之急是应好好完善自身教育质量和录取规则。

在一所大学的BBS上有人这样畅想:假设耶鲁、剑桥、哈佛、斯坦福也可以在中国参加本科一批录取,一个考生在高考录取时,如果能够同时收到北大、清华、耶鲁、剑桥、哈佛5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优秀生源的竞争才真正进入白热化,这才是真正做到了教育“以学生为本”,我国的高考体制才能真正进入良性发展的时期。

有关专家表示:与其说考生“被录取不报到”是诚信缺失,不如说我们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是: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逐步开辟高考报考绿色通道,让莘莘学子在学校、专业的选择上有更多的余地。确切地说,我国高等教育要持续健康发展,这种受教育者的选择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让高等教育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产生对办学命运与前途的忧虑与紧迫。(刘丹 张重阳)(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雅思考试写作与口语成绩将引入半分制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