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要来了名师教你考前冲刺 | |
·高考考生注意放松心情走出“名校误区” | ·山东省高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今年首次引入 |
·江苏首次小高考紧张开考 专家分析首日4 | ·京高考将股票知识列入考查内容 |
·高考作文未封杀网络语言 教师认为拿不会 | ·北京高考将股票知识列入考查内容 |
·江苏08年高考方案获教育部批准 统考只考 | ·北京2007年高考难度将与去年持平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注意七“熟人”谎言切莫信
案例:女儿一心想上四川名校,家住新疆的刘女士想起一朋友介绍给她认识的黎某,黎某称自己认识该校校长、教务处长。“只要为你女儿交纳3万元点招费,就包读这个名校。”黎某称。刘女士信以为真,回新疆后立即将3万元汇到了成都黎某的账上结果才知是骗局。
提醒:每年高考录取期间一些不法“招生串串”,总是挖空心思,使出各种伎俩,诈骗考生及家长的钱财。家长一定不要轻信“招生串串”。
注意八真假信息要分清
案例:下列情形多为陷阱,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注意。吹嘘军校扩招,而自己手中有所谓内部指标或军校委托招生指标,只要花钱就可以读军校;手上有自主招生名额,只要交钱,保证录取;自称是专门为考生服务的机构,只要办理委托手续,就可以联系某某大学;上大学要求先交不明不白的费用,且不是到高校指定的银行或高校的财务部门,而是通过中间人转缴等。
提醒:以上是不法招生中介、“招生串串”的惯用伎俩,希望考生和广大家长警惕。(记者 余媛媛)(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美国首次中文AP考试开考 考试全部通过网络进行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