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李希光担忧媒体专业程度:谁是财经媒体幕后操手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4-22 16:53:40  来源:新浪 

李希光担忧媒体专业程度:谁是财经媒体幕后操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光 新浪财经图片

  4月22日,著名传媒学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光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接受了新浪财经的专访。李希光表示,他对当前财经报道的专业程度表示担忧。同时,他希望财经媒体作为增加市场信息透明度的重要公器,也应当提高自身的透明度。

  李希光在出席“媒体的力量与和谐亚洲”分论坛讨论后接受新浪财经专访的。他表示,当前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老百姓、投资者对于财经新闻的需求空前高涨,但国内财经报道的专业化程度却令人担忧。

  李希光特别提到了国内财经媒体主观评论过多、采访对象单一失衡等问题。“我在与华尔街一些大的金融机构老总交流时,发现他们都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信息质量有待提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法从国内财经媒体的报道中获得必要且准确的信息。”

  李希光同时批评国内财经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过分依赖外电报道。“事实上,外电也不一定是准确和客观的。我有一个学生在哈佛大学做研究,有一门课上老师就是专门拿《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做反面教材。”李希光说。

  对于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催生了市场对财经信息的大量需求,李希光指出,一定要提高国内财经媒体自身的透明度。

  考虑到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进入资本市场,成为投资者的一员,财经新闻公共品的特性开始逐步凸显,而这种公共品的属性却有可能随着财经媒体越来越市场化而被减弱乃至忽略。

  李希光说,财经媒体很重要的职责就是给市场提供高透明度,但反过来,财经媒体幕后的操手和玩家究竟是谁同样应当让投资者知道,因为这会直接影响这一媒体的公信力和对相关新闻信息的处理。

  “一定程度上说,财经媒体公信力来自于其老板自身的透明。”李希光表示。 (C001)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录取通知书内增加确认表 本科层次不再进行补录换录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